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访孙思邈纪念馆: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

商洛日报 2016-09-28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欢欢

2015年1月23日上午,市政府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药王山文化景区标志性建筑———孙思邈纪念馆项目开工建设。2015年12月25日,孙思邈纪念馆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封顶。2016年9月孙思邈纪念馆室外景观工程和布展工作顺利完工。从开工至今,孙思邈纪念馆的项目进展都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莅临指导40余次。在万众期盼中,孙思邈纪念馆这一铜川市重点项目,以只争朝夕的气魄落地生根,将于10月9日盛情开馆。铜川这座城市,以一座倾力打造的恢弘建筑以及精心布设的展陈内容,将一代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精神做出完美诠释,这不仅是一次传统医学与现代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一场历史与现实的“超时空”对话。

来到孙思邈纪念馆,你一定会被这座与药王山浑然一体的完美建筑所震撼,开阔的广场,高耸的塑像,恢弘的馆舍,每一处都凝结着文脉与现代的融会。它依山就势与医宗圣地药王山互为呼应,雄阔的屋脊线划破天际,成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孙思邈纪念馆的建筑设计,以深刻解读药王精神为出发点,用建筑艺术再现“孙思邈誓言”所内含的、在当下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契约精神,用工匠般的努力传达药王的功绩与荣耀,也宣示着孙思邈诞生地———铜川的城市精神。

纪念馆正前方,药王孙思邈的铸铜雕像昂然挺立。据工作人员介绍,雕塑总高14.1米,取意药王141岁高寿。孙思邈雕像左手持杖,杖顶挂有象征其悬壶济世的葫芦,右手紧握《千金方》。表情温和谦逊,仪态“仙风道骨”,让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再向前走,步移景异,一步一景,遵从道家阴阳和谐的景观序列令人流连忘返。纪念馆建筑群总体布局成“品”形,以阙为门,标榜其功绩,以三级须弥座为基,彰显其品级。拾级而上,建筑愈来愈高大,主墙面用的是孙塬镇周边的改性黄土,夯实为砖,用于纪念馆外墙。走近建筑,抚摸着大门两侧的“药匣子”,正是药王孙思邈,他承袭了历代医匠成就,使中医药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纪念馆上下两层,共四个展示专区:序厅、孙思邈专区、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和位于二楼的中医养生文化专区。走进序厅,“大医精诚”四个大字分别印在四条巨幅纱幔上,飘逸灵动,代表了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和医学贡献。地面中央立着一只象征孙思邈行医问药的手杖,上悬一只药葫芦;在顶部的仿真岩壁上,通过壁画、岩画、篆刻等手法,描绘了一幅中医药发展渊源的壮丽画卷。孙思邈纪念专区则是整个纪念馆的核心,这里展示着孙思邈的时代背景、生平事件、医药学贡献、重要著作、医德思想、养生方法、故事传说以及民间对“药王”的纪念等内容,给参观者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药王形象。中医药文化展示区重点突出两个主题:“中医药发展简史”和“丝绸之路与中医药文化交流”。前者以历史叙述性进行中医文化的分析和展示,将专业的医学知识与大众生活习惯及医学常识紧密结合,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脉络;后者对丝绸之路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展示中医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对人类的贡献。中医养生文化专区是馆里的互动体验区,由国术体验区、养生大讲堂、万卷堂及典籍区、国医馆、中医药衍生品展销区、休息区等几个功能区组成。在最具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空间的万卷堂,收纳着两万余本典藏和书籍。胶片制成的成品灯具,传递出仿古书的书墨清香;巨大的流线型书柜,令人深刻感受到医药文化气蕴带来的强烈冲击。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通过场景营造铺开展陈的园林式展馆,馆内的布展陈设更是符合药王“道骨仙风”的气质,缥缈的白纱、翠绿的竹林、潺潺的流水、具有时代记忆的砖瓦,配合着透过廊柱和玻璃洒进来的光线,让纪念馆有了神秘朦胧的气息。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幅传统绘画作品中。

抚今忆昔,我们应当再次正视药王的功德,应当以自豪的声音传颂药王的荣耀。走出纪念馆,内心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复,这或许是我们与药王之间的一种对话形式。回首,药王孙思邈塑像背影伟岸,站在与药王同样的视角,我们遥望铜川大地,远眺关中平原,那是何等荣耀与自信!

新闻推荐

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开展运营一周年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武利芳)9月28日至29日,铜川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开展运营一周年“2+1”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聚智聚力、谋求发展”,分为2场主题讲座和1场总结座谈会。创业者齐聚一堂总结回顾园区一...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