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填补“难下”制度短板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商洛日报 2016-09-28 00:00 大字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干教办(市委人才办)主任 韩晓晖

近期,市委研究出台《铜川市推进市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这一制度性安排紧扣让“庸者下”“失职者下”“不适应者下”这些干部工作难点,在党政干部“下”的渠道上出招发力,填补了长期以来干部管理能“上”难“下”的制度短板,在全市立起了不适应、不作为的干部就要受处理、让位子的规矩。那么,如何贯彻落实好《铜川市推进市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我认为,应在干部工作实践中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应亮出底线,树立导向。长期以来,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主要归结于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的手段太软、刀子不硬。商洛市针对这一难题,建立的能上能下机制,旗帜鲜明地向“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适合追赶超越新要求、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的干部亮出底线,反向倒逼,着力解决为官不为、懒政怠慢的难题,树立干部“干”不了就得“下”的导向。当前,市委高度重视、市级层面“热”,但也有个别区县、少数部门以及基层较“凉”,我认为,应加强学习宣传,领会精神实质,督促推进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简便、易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从而把这一管“关键少数”的长效机制向“普遍多数”延伸开来,从上至下,从县处级到乡科级直至各类担任一定职务的干部职工,把压力和责任同步落实到位,只有这样,全市上下才能一贯而至,一鼓作气地抓好落实。

二是应紧扣硬杠,严格程序。让干部“下”,就要在“下”得服气、“下”有硬杠杠上出招发力。商洛市《实施办法》依据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域经济和扶贫绩效考核,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稳综治,党的建设,领导班子综合研判结果和经组织提醒、函询、诫勉没有改正,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进行调整的情形等九个方面的责任认定结果,力争让干部“下”得心服口服。“下”的渠道已经畅通,当前,应在“下”的基础性工作上做文章,我理解,应落实管细管长的要求,着眼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经常性研判,把工作做精准、做细致,出以公心、公开、公正,才能真正地治庸、治懒、治散,才能更好地实现从严治党与从严治吏的有效结合。因为只有“下”了,才能为“上”者腾出位子,让真正有本事、作风硬、善作为的干部看到希望、得到重用。

三是应先行先试,敢于实践。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把能上能下机制精准地应用到干部工作实践中去。今年以来,商洛市创新工作方法,6月份先行下发了《关于做好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列出9种情形,提前摸清全市干部家底,并要求今后定期上报。据统计,去年7月以来,结合领导班子综合研判结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在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和配备实践中,全市共“下”82人,其中市管县处级干部13人,各区县管理的科级干部“下”了69人。毋庸置疑,今后全市干部“下”将会是常态化。当前,应继续保持这种工作态势,在干部日常调整和配备中加大干部“下”的力度。同时,还要做好“下”来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跟踪管理,在实践中探索“下”的干部奋发作为、重新再“上”的途径与方法,从而真正使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干部工作的新常态。

新闻推荐

商洛市加快果业转型助力果农致富

本报讯(记者刘冰剑)近年来,商洛市以果业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统领,以提质增效为目的,运用“互联网+”,加大果品储藏、加工、冷链、物流、市场和以果业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