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请多关注精神慈善

商洛日报 2016-08-29 00:00 大字

王英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人们常说的人生追求三境界,即第一境界为生活温饱,第二境界为心情快乐,第三境界为心灵高尚。这三境界中,其中两境界都带“心”字,都属于精神追求。

这多年,我们做慈善工作,多致力于解决弱势群体急难险重的生计问题,均属于解决物质层面的短缺需求。但最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在慈善救助的对象中,如“留守儿童”的大部分,父母在外打工,并不缺钱花,只是缺亲情、缺关爱、缺自尊自信;又如“空巢老人”的大多数是老干部、老职工、老教授等,他们的养老金并不低,只是儿女孙辈不在身边,或行动不太方便,主要是孤独、寂寞,缺少亲人陪伴、缺少天伦之乐、缺少精神慰藉;还如独生子女中的“差等生”,他们基本上生活优裕,娇生惯养,痴迷网络,无心学习,惹是生非,主要是缺少善教严管,缺少得法引导。而且,随着国家扶贫脱贫战略逐步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物质短缺问题将会越来越少,精神短缺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慈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也要多关注精神慈善。

实际上,在慈善扶贫事业发展史上,早已有了“扶贫先扶志”的提法,有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告诫,以及“心理疏导”、“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做法。如今,新近颁布的《慈善法》又把“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列入了“慈善活动”的重要内容,可见精神慈善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即使眼下因灾、因祸、因病、因残、因学而贫的受助者,也应在接受社会救助的同时,直面现实,积极应对,建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进而想方设法,自力更生,尽快脱贫致富,并且要学会感恩,在自己有能力时乐于助人。而那些在困难面前慷慨解囊、施以援手的救助者,除了送资金、送物资外,还应注重送信息、送项目、送技术、送管理、送经营,送创业创新的雄心和壮志,用博大的爱心扶持起立志脱贫的人。

面对精神慈善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慈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则应敏锐地认识到位,勇敢地担当重任,自觉地把精神慈善拿在手中,大胆地探索出新的工作路径,下大力气把人间大爱这口井挖大挖深,让它涌流出无穷无尽的甜蜜和温暖、快乐和高尚。

(作者系铜川市慈善暨扶贫协会常务副会长)

新闻推荐

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闲置土地问题 助推项目建设 严维佳主持 何尚民出席

本报讯(记者郭玮)8月29日,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闲置土地处置问题,助推项目建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维佳主持会议。副市长何尚民出席。会议听取了新区管委会关于闲置土地问题有关情况的汇报,市...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