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群众无助时,我们是“110”群众咨询时,我们是“114”群众痛苦时,我们是“120”

陕西农村报 2016-04-11 16:13 大字

本报记者 辜希静 通讯员 何文朝

在扶贫攻坚战中,铜川市新区城改办密切关注老弱病残等群众的实际困难,精准施策,结对帮扶,真诚无私奉献,得到困难群众的信赖和称赞。

3月31日17时26分,城改办干部刘争伟突然接到从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打来的一个电话,对方称他是医院内科大夫,因找不到任家庄一位高龄患者杨志杰的家属,在老人手提兜的《扶贫手册》上发现了结对帮扶人刘争伟的名字与联系方式,希望刘争伟能过去帮忙。接到电话,刘争伟立即向单位领导请示,仅十分钟便赶到医院。

现年91岁高龄的杨志杰已无儿无女,平时孤寡一人独居。虽然头脑清晰,但耳聋眼花,行动不方便。当日下午,老人胸闷气短、大便不通紧急住进医院。刘争伟17时35分见到杨志杰,城改办主任吕涛也随后赶到。两人一到就跑前跑后,帮医生用肥皂水给老人灌肠。老人上厕所一蹲半小时,刘争伟守护在侧,一刻不离。直到20时老人的孙子来了方离去。

第二天,扶贫包抓单位领导新区城改办主任吕涛、咸丰路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长陈琦与结对帮扶人刘争伟一道带着慰问品又到医院探望,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拉着刘争伟的手微微颤抖;同室病友感动地说:“党的扶贫政策真好。干部若都能像小刘这样认真负责,还有啥事办不好的。”吕涛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群众无助时,我们是‘110’;群众咨询时,我们是\‘114’;群众痛苦时,我们是\‘120’,我们会尽全力帮助他们及时有效地解决。”

***工作开展以来,铜川市新区城改办及时对所包咸丰路街道办事处任家庄村进行摸底调研,对新区管委会确定的任家庄村8户困难群众逐户走访慰问,掌握其致贫原因,谋划脱贫出路,根据每户实际情况安排在职人员“结对认亲”,确定每户困难群众都有专人包抓。设计制作了“新区城改办2016年度***工作进度箱”,进度箱上注明了户主情况和包抓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帮扶企业、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以及帮扶目标等,每次入户所做工作经户主签字确认后都会在进度箱里留存。

另外,还印刷装订了“新区城改办***包户工作日记”,日记首页为扶贫包户明白卡,每页载有“走访时间、入户人员、所包户有何变化、入户所做工作以及困难户户主签字确认”等,对包户干部起到了监督督促作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入户帮扶工作制度,随时掌握困难群众家庭动态,为及时调整帮扶措施提供了依据。

新闻推荐

铜川:强化技能培训助脱贫

本报讯(高虎林记者王根平)记者5月23日从铜川市就业管理局了解到,该局从群众实际出发,以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和实现就业为目标,突破职业技能培训固有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菜单式”培训,为...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