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真正让群众“涨知识”

天水晚报 2018-08-07 17:18 大字

本报张家川讯【通讯员刘继斌】近期,张家川县委宣传部联合农业、畜牧等部门,邀请各领域专业人员、技术骨干、致富能手、行业标兵,深入各乡镇村庄、田间地头,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举办多场讲习活动,为广大农民朋友现场传道授业、释疑解惑。

8月2日,笔者跟随县畜牧局局长、肉牛繁育养殖技术专家王学礼,刘堡镇夭儿村党支部书记、乌龙头种植技术能人马甲平走进平安乡水泉村,来到这里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与当地村民一起聆听两位专家现场讲解乌龙头种植和肉牛繁育养殖相关技术。

在水泉村村东南的梯田地里,已经站满了从附近几个自然村赶来听课的乡亲们。授课专家一进田地,就被乡亲们围了起来,在热烈的掌声中,讲习活动开始了。

“乌龙头幼苗切不可用塑料包裹起来存放,要放在阴湿通风的环境中……施肥最好使用农家有机肥,咱们这里人填火炕用的干牛粪最好,既有营养又没有寄生虫……”马甲平讲得仔细,乡亲们也听得认真。

授课现场,平安乡党委书记张跃东告诉笔者:“国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及相关惠农政策,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等相关技术在广大村民中普及率还不是很高,知识欠缺拉了脱贫攻坚的后腿。我们想通过讲习所的形式,对广大群众常年进行培训,脚踏实地为村民们办一些实事。”笔者了解到,平安乡开展了以道德教育、法规宣传、技能提升为主题的多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将课堂从书本搬到田间地头,从乡镇网点引向村组庄头,已经举办了好几场培训。接下来,平安乡打算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为全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支招。

“我家里的大部分地就是种小麦和洋芋,再很少种其他经济作物,遇到有灾害的年份,粮食一减产,基本上没啥收益。今天听专家讲了种植乌龙头的技术,感觉难度不是太大,而且还有那么好的收益,接下来我也打算种几亩。”前来听课的村民对笔者说。

乌龙头种植技术现场授课结束后,两位专家又匆匆赶往原白石咀牧场驻地,因为他们还要为那里早已等候的村民去授课呢。

新闻推荐

王应科烈士的亲人找到了

王应科烈士生前寄给家人的照片兰州晚报讯(记者牛小亚)自7月20日本报刊发帮新疆和静县烈士陵园内安葬的23位甘肃籍烈士和病...

张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