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切为了乡亲的健康 ——记张家川县闫家乡乡村医生马明学

天水日报 2017-05-08 09:30 大字
□开栏的话:

城市呼唤文明,文明浸润城市,城市的道德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由市文明办、天水日报社联合推出的“天水好人”主题宣传活动旨在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好人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感召带动作用。本报今起推出“天水好人百姓榜样”专题报道,让更多的“天水好人”走近市民,让文明的力量影响到更多的人。

□本报记者辛闻

他叫马明学,是一位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闫家乡偏远山村工作多年的乡村医生。生于1957年,于1967年被村民推荐到甘肃省天水市“五区”红专中医卫生学校上学,学习期满后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为养育他的父老乡亲服务。

1972年,马明学担任闫家公社卫生院车古卫生所赤脚医生。他亲身感受到了山里群众缺医少药的苦楚,便下定决心要把学到的知识用来解除山村群众的病痛。从此,他背上了那个印有红十字的木药箱,拿着夜间用来照明的手电筒,开始了他乡村医生的生涯。

当时赤脚医生最难的就是没有药品、群众又没有钱,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得自己上山采药,并在乡邻的帮助下,将草药炮制后搓成丸,用来医治感冒、发热等常见病,解决了山里群众买不起药的难题。

多年来,经他救助的病人高达数百人次。作为车古村的乡村医生,他承担着7个自然组、1200多人口的医疗及预防保健任务。

马明学扎根山村38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平凡艰苦的乡村医生岗位上,从未发生一例医疗事故。他为了山村永远闪烁的红十字,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如今,他已年过半百,在本该享清福的年龄,依然背着那个闪烁红十字的药箱,走村串户,为山村群众拿药打针,解除疾病。

新闻推荐

春回大地耕种忙

□特约记者马德海“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整理整理蔬菜园,希望收成比往年更好些。去年我种了4个大棚,栽的全是辣椒,收入过万元。今年想再多增加几个蔬菜大棚。”3月6日,正在大棚里忙碌的张家川...

张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