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次“上访”引出的采访

天水日报 2016-05-07 12:07 大字

□本报记者年葆东

决定去马鹿镇草川村采访,主要是因为无意间听到2015年10月间,该村上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书记县长留言板。问及详情,同行的马鹿镇党委副书记张元明却是“王顾左右”说他也不大了解。记者心想:既然“说不清”,咱就去看一看!

草川村位于马鹿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7.4公里。4月19日午饭后,沿硬化了的乡村路一路驱车西行,两边山坡上已是山花烂漫,花香阵阵。及至车停稳下车,路畔的村小学已是读书声琅琅。

和等在路边的村支书丁全握手客套一番后,问及被“上访”的事,他竟然也是一脸茫然。好吧,且随你走走看看!

丁全介绍说,草川村地处林缘区,以前每年一到三月,被严寒“硬化”了的路面就开始随着天气转暖而消融翻浆,到了雨季,经牛羊一踩更是水坑满路,泥泞难行。

拐进一户人家,正在院子里忙活的70岁的海甫顺势接上话茬,对以前的村路大加“声讨”。海甫告诉我们说,他有两个孙子都在镇上读初中,周末回家返校时,一遇雨天,就得带半截树枝推着自行车走,推半截就得用树枝掏一下塞在车子挡泥瓦与车胎之间的泥,不到4公里的泥路走出去就得花2个多小时。自打工作队进村后,靠***政策带来的项目,村上的大路都用水泥硬化了,去邻村上镇上都方便了,孙子回家、返校骑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在海甫的屋后有一眼泉,因为村上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已把自来水接到了农户院中,泉已呈现出很被冷落的样子。村支书丁全感慨道,全村3个自然村120户人,以前每村都是靠各自的一眼泉吃水,排队等水曾是村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今,路平了,水通了,晚上出门有路灯了,而危房改造还将彻底解决20户***户的眼前之忧,贴息贷款也给大伙脱贫加上了油。这一切,都给草川村带来了新变化,让草川村人有了奔头。

那么,那个“上访”又是咋回事呢?为了解开这个谜,记者在采访间歇打开手机,终于在县长留言板上找到了这条署名为“草川村村民”发于2015年10月30日的“上访信”。

信中写道:“我是马鹿镇草川村村民,是草川村贫困户,在这里我要感谢为草川村发展付出心血的工作人员,自从去年以来,草川村开始有了变化,路硬化了,新农村修起来了,文化墙修了,路灯按(安)上了,草川至牌楼村的路也修了,新村委会也修起来了,草川村发生的变化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我要感谢县委县政府,感谢乡(镇)镇(政)府,感谢我们错(村)的驻村干部,因为有了你们,才有我们村现在的发现(展)。草川村村民。”

原来如此!

离开草川村,向海甫告辞时,海甫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贷了5万元贴息贷款,11月份花1.5万元买了两头牛,这两天寻思着等青草一上来再买两三头牛,三年还款后用挣的钱再继续养牛。他指着家中墙上孙子挣来的半墙奖状高兴地说:“我最大的光阴在这达哩!靠着政策挣钱把孙子供着上个大学,我就彻底翻身了!”

新闻推荐

月日一群游客在张家川回乡风情园游玩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7月19日,一群游客在张家...

张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张家川,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