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着力点 为“双联”行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王志军
农村是最好的课堂,农民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宣传文化部门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要先行一步,身先垂范,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找准着力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全县“双联”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开展政策大宣讲行动。深入开展“理论工作面对面”活动,通过“政策热点面对面”、“政策进农村”等形式,组织政策理论宣讲骨干,深入到农村,进驻到农户,开展理论宣讲辅导,让广大农民全面准确地领会和理解省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各项政策送到农村、交给农民。通过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理论宣讲活动,使“双联”行动进村入户、深入入心。
二、开展基层大采访行动。紧密结合新闻战线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组织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记者深入农村“抓活鱼”,贴近农民“接地气”,把镜头对准群众,把版面留给群众,通过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推广典型,推出一批反映群众真实生活、体现普通劳动者风采的优秀新闻作品。
三、开展文艺大服务行动。创新“双联”行动文艺宣传的载体和方式,紧紧围绕“基层一线的重要事、农村发展的新鲜事、群众身边的感人事、百姓心中的烦心事”等现实题材,组织文艺演出小分队,精心创作编排,开展“文艺下农村进农户”大服务行动。挖掘整理优秀的民族特色文化,推动创作反映“双联”行动内容的快板、小曲、“花儿”剧目等一批优秀节目和精品力作。通过举办“欢乐进农村、文艺为农民”等活动,结合“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入乡村院落、田间地头,以农村专场文艺晚会、乡村(社区)文化活动等形式,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密切党群关系。
四、开展民情大联络行动。树立亲民为民惠民新形象,知百家情,暖百家心,做好政策法规的“明白人”、大家小舍的“知情人”、促进发展的“指路人”、疏导情绪的“贴心人”,社情民意的“联络人”,全面开展民情大联络行动。设立“民情诊所”。用群众熟悉和习惯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法,释疑解惑、排疑解难,深入沟通交流,讲真话、听实情,取得群众的信任,治疗群众的“心病”,细致入微地做好顺人意、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把好脉搏,当好参谋;建立“民情日记”。联村联户干部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建立“民情日记”等形式,切实了解群众期盼和喜怒哀乐,与人民群众真正打成一片;建好“民情台帐”。坚持在预约访问、开门访问、登门访问、问卷访问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调查、典型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开展民意调查,切实把农民的心思、心愿,摸清、摸透,对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分门别类进行梳理,按照政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查找问题出现的成因,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健全“民情档案”。坚持不断走访农户,切实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根据走访的实际情况,将联系的每一位农户的基本资料梳理归纳,完成帮扶农村家庭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反复走访、及时了解掌握每个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发展变化;建设“民情超市”。根据群众的迫切需要,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组织开展以“送农资、送图书、送健康、送政策、送温暖、送门路”等为主要内容的“六送”活动,通过农用物资、科普知识资料、文明新风图书发放,生活困难户慰问、免费医药品赠送、“三农”政策咨询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
五、开展民生大帮扶行动。进一步强化创先争优意识,以农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为着眼点和立足点,紧紧围绕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民生大帮扶行动。通过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回汉群众找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千方百计让群众的脑筋活起来,让富民的产业兴起来,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让农村的面貌靓起来,为推进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中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新闻推荐
□记者张树平【本报讯】6月13日至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博华带领市水务局负责人,先后深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秦州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跟踪督查。宋博...
张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