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万回汉群众有了精神文化家园
□特约记者窦亚龙
【本报讯】近日,记者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西关村的“农家书屋”采访,只见上千册书刊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崭新的书架上,村民们有的正在仔细挑选书籍,有的在伏案阅读,有的还细心做起了笔记。这是张家川县271个“农家书屋”点亮张家川33万回汉群众精神文化新生活的一个缩影。
据张家川县文广局负责人介绍,张家川县为了满足农民求知致富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解决全县回汉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自2008年实施“农家书屋”项目以来,先后建成了271户“农家书屋”,实现了全县15个乡镇258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全覆盖。
为确保“农家书屋”规范运行,该县强化管理措施,对书屋里陈列的书籍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建立健全借阅制度,坚持全天候开放,并由村民民主推荐产生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
据悉,271个“农家书屋”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每个书屋投入经费2.5万元。每个书屋由县新华书店统一配置配送1316个品种2519册总价值26136.80元的书刊和音像制品。张家川县龙山清真西大寺教长李元珍说,这些书刊和音像制品贴近群众生活,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文化大餐。成为农民朋友的致富加油站和信息集散地,点亮回汉群众精神文化新生活。
同时,张家川县还在11家清真寺建成“农家书屋”11个。西关清真寺“农家书屋”管理员马志忠说:“信教群众每次做礼拜之前,都来看一些书。”村里将“农家书屋”办进宗教场所,是张家川县开展“三联三引三助”以来,出现的新风尚。
新闻推荐
...
张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张家川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