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旬老党员的“初心”故事

定西日报 2019-11-06 14:24 大字

通讯员李全有

“我是属鼠的,1936年的人,1958年入的党,当过大队书记,当了几十年的农村保健员,不光给附近本地病人看病,还经常被武山县马力镇、岷县蒲麻镇的老乡叫去看病……”

近日,在漳县武当乡张坪村张生存家里,来自该县县委主题教育指导组、县委党校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帮扶单位的队员,以及村“两委”班子一群人围着一位身着中山服,银髯飘飘,胸前佩戴党徽的老人,聆听他的“初心”故事。

老人叫张国柱,是一名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党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

“邓家那娃当时看着没气了,准备要扔去呢,我扎了一针救活了。”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次出诊,老人至今记忆犹新。一旁沏茶倒水的张生存是老人的三儿子,他介绍道:“那个被救活的病人把我父亲当成了救命恩人,每年都来看望他。”

张坪村村党支部书记蔡玉峰介绍,张老确确实实是我们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是一名医德非常好的老中医,脉把得很准,在农村算得上一个“神医”。当时,组织上要安排他到东泉乡去当院长,但老人拒绝了,他认为当地的父老乡亲更需要他,而他也错失了转正的机会。

“张叔勤快得很,那时出诊都是步行,但张叔是随叫随到,不管白日黑夜。我的老家在张家山,家里很穷,土炕,老人也不在意,医德人品好得很。”张坪村村民蔡俊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人,作为见证者,他更是感动不已。

作为该村支部中年龄最大、党龄最长的党员,张国柱老人语言朴实,平凡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用一个老党员的“初心”给大家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新闻推荐

路的昨天和今天

□芦迎生作者简介:芦迎生。武山县人,现供职于武山县委党校。马务寺到县城15里路。这条路一直在改变,变得越...

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