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倌”丁新建的致富梦

天水晚报 2019-02-22 10:37 大字

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三,清晨6点钟,天蒙蒙亮,春寒料峭,在干冷的微风中,丁新建打开牛棚大门,开始给11头牛添喂草料,他一天的工作由此开始。

丁新建是武山县山丹镇人,多年来,他通过辛勤劳动,自主创业,发展奶牛养殖,走上致富之路。

当天中午,记者来到丁新建家,一进小院,屋新瓦亮,干净宽敞,东面一排敞亮的大屋,用来住人,西面是一排宽大的牛棚,11头奶牛或站立吃草,或侧躺休息,看上去很精神。

“每天要喂四五次料、挤三次奶、除一次粪,还要给用户送奶、准备饲料,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丁新建说,每天起早贪黑,根本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就是寒冷的冬天,夜里三四点钟忙起来也是常事,先是给牛挤奶,然后喂饲料,这些基本的工作完成后开始给用户送鲜奶。

沙发、液晶电视、大鱼缸、席梦思大床、四面墙上的字画,在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大屋里,一边喝着罐罐茶,丁新建一边和记者聊起了养牛经。

“十多年前,我常年外出打工,后来觉着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就开始思索致富门路。”通过调查,丁新建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讲究食物的营养搭配,鲜牛奶受到大众的欢迎,于是他便有了自己养奶牛的想法。由于不懂奶牛养殖技术,他先到山东一家奶牛养殖场一边帮人家打工饲养奶牛,一边学习养殖技术,渐渐地,他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半年后,丁新建从山东引回了3头奶牛,开始了他的养奶牛之路。

“奶牛适应性强、易管理,关键是要做好疫病防治。”丁新建说,正是他平常注意观察和学习,他的奶牛养殖场步入了良好的发展轨道。“最初的时候,资金不足,只投资了几万元,慢慢增加奶牛,同时自繁自养,一直扩大到现在的规模。”

“养牛并不轻松,年前有头母牛要下崽,我和媳妇俩特紧张,在牛棚里守了一夜,接生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不过看到小牛平安出生,慢慢长大,挺有成就感的。”谈及养牛的艰辛,丁新建满怀感触,“为用户送鲜奶才是最辛苦的,常年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几乎跑遍了周边的村子。”

付出总会有回报,在丁新建的精心管理下,他的奶牛养殖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每头奶牛平均每天产奶20多斤,10多头奶牛最多时一天产奶近300斤,现在每斤可卖5元钱,去除饲料等成本一年可收入10多万元,比外出务工强多了。”

尝到养奶牛发家致富的甜头后,更加坚定了丁新建养奶牛的信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在政策这么好,我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力争达到15头奶牛的饲养规模。”谈及今后的打算,丁新建满怀信心。

新闻推荐

武山滩歌镇社 火

□关文斌旋鼓舞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的社火”就是其中之一。家乡的年味,...

武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