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提升品质 品牌铸就发展武山县中医医院打造中医特色品牌医院
县级公立医院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又是连接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立于1991年的武山县中医医院,始终坚持县级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和定位,通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基层群众健康水平和素养。
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职能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该院着力在重点专科打造上下功夫,目前医院儿科为省级重点专科,骨伤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康复理疗科、糖尿病专科为院内中医特色专科。在这些优势专科的带动下,全院各专科齐头并进,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加强,医院被确定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天水市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医院、武山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201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特别是2018年以来,医院以省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致力于打造中医特色品牌医院。
夯实党建基础
提升管理水平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如火如荼。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更好地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是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新考验。
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武山县中医医院在县委和县卫计局党委的领导下,选举产生了党总支委员会和门诊、住院和行政后勤三个党支部,组建了医院监督委员会,健全了党的组织。在全院党员干部中先后扎实开展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医院着重将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坚决杜绝“四风”,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积极防范和治理整顿医疗领域过度诊疗等不正之风,下大力气治理行风、医风。
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在医院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中,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圆满完成各类急救抢险、卫生救助、健康义诊、健康扶贫等工作和上级指令性任务。通过制定、落实《财务工作制度》《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后勤物资采购和出入库管理制度》《职工公休假制度》等管理制度和各类岗位职责,做到依照制度实施管理。通过推行“制度学习月”活动,促进医务人员熟知各项核心医疗制度主要内容,有效提升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突出中医优势
创建重点专科
医院的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武山县中医医院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建设,将其作为突出特色优势、带动医院各科室发展的“引擎”。
该院骨伤科、儿科、康复科均制定了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确定的重点病种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医师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并根据临床疗效评价,定期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重点病种的辨证论治水平,中医参与治疗率达到90%以上,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达95.6%以上。目前,医院骨伤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康复理疗科、糖尿病专科为院内中医特色专科。
同时,以制度激励科室使用中医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诊疗项目,鼓励开发院内制剂,充分利用本院中医药专家资源,通过集中培训、跟师学习、带教等形式,让年轻医生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培训,使医院的中医特色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继承发扬。通过培训,各科室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了针灸、推拿按摩、熏蒸、药浴、蜡疗、拔罐、刮痧、埋线疗法、小针刀等43项中医适宜技术。各临床科室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免费发放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单和健康教育处方。儿科、内科、骨科、妇科、康复科、急诊科开展的“冬病夏治”三伏贴诊疗,每年服务患者超过5000人次。目前,全院中药使用率为46.4%,中药饮片的使用率20.46%。2018年以来,医院“中医治未病”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首先,在医院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作出了“中医治未病”工作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落实措施。结合本院实际,在门诊楼专设治未病科,配备专职医护人员,建立工作制度、服务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开展体质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工作,膏方、针刺、灸法、火罐、推拿、贴敷、腊疗、药浴、熏蒸、刮痧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在“治未病”工作得到广泛应用。
在强专科、凸显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医院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规范药事工作。成立药事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药品采供、储存、使用和执行阳光采购政策的情况。实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中药饮片询价采购;在药品储存方面,严格按照药品属性和类别分区、分库存放,并实行色标管理,严格药品保管、养护管理制度,全面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广泛开展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和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组织现有药学人员对门诊处方和住院部医嘱进行点评,促进合理用药。并不断加强检验科、放射科、麻醉、手术、感染性疾病、输血、医院感染、病案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提升医院内在品质。
加强质量管理
确保医疗安全
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前提。确保医疗安全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化建设。
为夯实医院业务基础,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武山县中医医院持续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确保医院门诊、病房、急诊的设备、人员配备符合要求,临床科室能够开展中医特色服务,上级医师能够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诊治,及时开展危重症、疑似病的讨论。各科室均制定了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手术科室制定了常见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了诊疗行为,提高了临床疗效。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确保中医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相关规定,处方符合中医辩证论治,“君、臣、佐、使”用药有序,辩证使用中成药准确配伍。通过中医“三基知识”培训,确保医生熟练掌握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和急危重症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医院投入大量资金,为各科室购置中医诊疗设备,其中,价值5000元以上的有51种共100台。各科室均设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积极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采用非药物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数的11.2%。
同时,狠抓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2013年以来,医院持续派出医务人员150多人次到省内外三甲医院进修学习,2015年、2016年在全院开展了以科室为单位、以提升医护人员业务能力为目标的“‘强业务、练内功’科室前10位优势病种诊疗技术”培训学习活动。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责任制护理,分层级培训护士,建立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实现了护理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并通过抓18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规范医疗行为;通过每月一次定期开展行政查房和绩效考核,促进医院管理措施的落实和医疗质量的改善。
在防范医疗事故方面,医院建立并执行严格的查对制度,各科室对就诊患者实施统一标识,如医保卡、病历号、身份证号码等管理,至少使用两种以上标识识别患者,健全对重点环节、重点患者健全的登记制度,完善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等科室之间患者识别措施登记制度,病区使用“腕带”识别身份。建立了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手术侧或部位规范统一标记制度,对标记方法、颜色、标记实施者及患者参与都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建立并严格遵循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医技科室对“危急值”报告患者信息查对无误后及时通知当班医生。建立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分管院长、医务科、院领导能及时掌握情况、妥善解决事件。制定了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在科室、厕所等地设置防滑到等标识,制定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规定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全面保障患者就诊安全。
落实医改政策
切实便民惠民
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仅要通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来彰显,更要通过落实医改、医保政策,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便民利民来实现。
为规范实施医保政策,让基层群众享受医改红利,武山县中医医院成立了医保承办机构,实施医保、农合病人“先诊疗、后付费”,在门诊大厅公布医保、农合就诊流程图,向群众发放医保、农合病人住院须知,使参保病人对就医和报销流程一目了然,做到了“清清楚楚就医,明明白白消费”,同时每月对农合、医保报销情况实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物价标准,无规定之外的收费项目、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规定;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利用网站、公示栏等方法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通过开通价格查询、发布费用清单等措施,提高收费透明度;及时答复患者的费用查询,认真处理价格投诉。
为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市上专家的医疗服务,近年医院积极配合市一院、市中医医院副高职称人员来院开展多点执业,并组织本院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到洛门、四门、杨河、山丹、沿安及咀头等乡镇卫生院开展多点执业活动。组织各科室开展分级诊疗,涉及病种200种。
提升护理质量
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展现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
武山县中医医院推行中医三级护理制,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按照《护士条例》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落实。在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中对中医护理工作进行重点安排。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护士按明确的原则和标准配置,建立了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员调配方案,认真落实对护士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全院护理人员100%参加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各护理单元均开展不少于2项中医护理技。并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建立实施基础护理质量和急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对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并制定应急预案,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整体护理与辩证施护,全院通过责任护士制度实施优质护理全覆盖,为病人提供适宜的健康及康复指导,对围手术期患者建立并实施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制度及程序,临床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医嘱和查对制度。建立了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措施具体和记录规范;建立实施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评价,保障患者安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在便民服务方面,医院凸显人文关怀,在门诊设就诊咨询、导诊以及候诊椅、饮水设备、轮椅等便民服务措施,设有明确的就诊指南和导诊标志,并免费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如今走进武山县中医医院,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舒适、温馨、干净整洁,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导向易懂,门诊诊疗流程符合要求,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数量、布局合理,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极大提升。
同时,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使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建立了急危重症患者住院和手术“绿色通道”,完善了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制定了保证相关科室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教和会诊的制度,确保接到急诊通知,院内相关医务人员能在10分钟内到达救治科室,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严格执行医疗价格收费标准,公开收费支付项目标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在进行手术、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治疗前取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增进医患沟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提供营养指导、配餐、煎药等服务。并建立了较完善的投诉管理工作制度,公开患者投诉渠道和流程,保存接待工作记录,及时、妥善处理投诉,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落实整改。
2019年,武山县中医医院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精神,继续健全一级诊疗科目、完善二级诊疗科目,补齐薄弱专科、强化核心专科、打造优势专科,加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等,强化县级临床骨干医师培训,并通过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内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教学和培训中的优势作用,加强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加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打造中医特色明显、人民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县级公立医院品牌。
开展义诊
二级甲等”评审现场会议
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峰】12月6日一大早,武山县城关镇上沟村就飘起了雪花,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市四院领导心系医院帮扶的几户...
武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