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何湾村的历史变迁

甘肃日报 2018-12-27 05:12 大字

本报记者白德斌

村口的那棵大树已经长了四五十年,具体是谁种的,村里人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那棵树见证了何湾村的历史变迁。

“就像那棵树一样,我们何湾村在一天天地发展壮大。”村主任汪新瑞说。

何湾村位于武山县温泉镇西北面,距百年古镇洛门镇15公里。12月初,记者来到何湾村,只见新盖的砖房错落有致,有的还是两三层的楼房。在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年轻人在塑胶操场上打篮球,老人领着孙子晒太阳,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

“现在吃不完、穿不完,和以前相比,每天都像在过年。”汪新瑞说。

今年59岁的汪新瑞,是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据他介绍,改革开放前,粮食产量低,辛苦一年也收不上多少庄稼,一家人的温饱只能看天。

“黑面、玉米面都不够吃,更不用说白面了,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两天才能吃上一点白面,日子苦得就没法说。”汪新瑞说,现在国家不仅免除了全部税费,每亩地还给补贴。在这些支农惠农政策的带动下,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村里大部分年轻人还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手头宽裕多了。

忆往昔看今朝满是感慨。今年50岁的汪天明,15岁辍学后就帮家里干活。当时,为了挣钱,他从何湾村推着架子车到几十里外的草川村收柴火卖。一架子车柴火重四五百斤,一趟下来,才能挣四五元。

“过惯了苦日子,如今这么好的日子在以前想都想不到。”汪天明说,改革开放40年,让老百姓吃上了以前不敢想的大餐,穿上了以前穿不起的衣服。“过去,一件衣服要缝缝补补穿好多年,穿到最后连最初的模样都记不清。到了冬天,寒风直往裤腿里灌,棉裤棉衣穿得时间一长,都不暖和了。鞋子穿得也是有鞋底、没鞋帮,现在,衣服还要跟随潮流挑着穿。”

何湾村人不仅有着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紧跟时代步伐,奋发进取。改革开放40年来,村里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是肩挑背扛,牛犁人挖;现在,几乎家家耕地都用旋耕机,收割庄稼都有小四轮。通过现代化的工具,人们从原始的人力农耕中彻底解脱了出来。

行走在何湾村的村头巷尾,硬化路铺到了家门口,每家每户阔气的大门格外显眼。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宽敞明亮的新房里,锃亮的地板砖上一尘不染,各种家电样样齐全……

今年53岁的汪应明是何湾村原来的村党支部书记,说起农村盖房子的变化兴奋不已,他说:“40年前,大家住的都是祖宗留下的土房子,到了上世纪90年代,盖房子从买木头、剖榻子到最后入住至少折腾三四年。现在,盖房子方便多了,两三个月就能盖好搬进去,还能享受到农村奖励性住房及危旧房改造项目的资金补贴。2016年,我家盖了三间新房,政府补贴了1.5万元,上哪找这么好的政策去。”

几年前,汪新瑞一家在洛门镇买了一套108.5平方米的楼房。“我们村有30多户人家在外面买了楼房,有在县城买的,还有在乌鲁木齐买的,而且有一部分村民还开上了私家车。”汪新瑞感叹道,这样的好生活以前做梦都想不到。

近几年,何湾村利用东梁渠水利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借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之机,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带领和支持下,从村容村貌、产业结构,到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何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0元,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去年,我的一亩多架豆王卖了7500元,今年两亩卖了1万多元,再加上妻子在外地打工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好,我还想着以后多种些架豆王增加收入。”汪天明说。

以前,何湾村的主导产业是小麦、土豆和玉米,每年的收入仅够温饱。近年来,通过引导补贴,村里主导产业已是正茬架豆,附种小麦、玉米,再加上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如今,大部分家庭已有“余粮”,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在何湾村“两委”的引导下,群众也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前的何湾村,垃圾随处乱丢,巷道院子里乱堆乱放,群众精神面貌很差。现在,门前道路平坦无尘,屋内整洁干净,院落井井有条,何湾村已成为一个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特色旅游小镇示范村。

新闻推荐

陈则恕做客安宁区美术家协会

本报讯【记者雷佳】12月5日,兰州市安宁区美术家协会特邀陈则恕、张寿镒、周有贵3位画家做客。其中,天水籍画家陈则恕现场...

武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