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吉:殉难武山的民国县长

定西日报 2018-12-30 08:12 大字

□张慧

1928年(民国十七年)5月,军阀马仲英起事,引发近代甘肃历史上有名的“河湟事变”,历时六载,当时任职武山县县长的张燕吉(今定西市安定区新集乡人)就是这次动乱的一名殉难者。

张燕吉,字蔼堂。祖上于明朝万年间从山西省移民落籍至定西县(今安定区)东乡大西岔村。到清康、乾年间,家境日隆,人丁繁盛,成为当地名门大户。每逢祭祖之日,满堂顶戴生辉,令乡人钦慕不已。随着人丁日繁,遂逐渐购置土地,子孙随土地向外迁徙。其中一支,即张燕吉的先祖,徙至会宁县北甘沟驿居住。清朝末年,由陕西、陇东去省城兰州的车马商贾,多抄近道,必经定西县今新集乡境内丰旺山梁一条蜿蜒山路,往往在山顶村落打尖过夜。张燕吉的高祖(贡生)主家政,看准这个商机,在这个村庄建起了一个比较大的车马店,客商称“下敞子”。后又在村庄的高处建起了一个新的车马店,称“下敞子”。不多几年,该村庄日渐繁盛,有了集市,遂起名“新集”(寓意新的集市)。

张燕吉天赋甚高,聪颖过人,先是在私塾启蒙,渐长到定西求学,考上甘肃政法学堂,毕业后又到某行政讲习所学习训练,1924年春与韩国士(会宁县韩家集乡人,北京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等五人到北京学习,考察时局。回甘后,张燕吉就职政界,任甘肃省高台县粮盐局局长,1927年就任甘肃省武山县县长。1928年5月,“河湟事变”爆发,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是年12月18日,马仲英的割据势力联合陇南、临洮一带土匪步骑万余人攻打武山县城。张燕吉率官绅士民守城抵抗,而民团团长王斌临阵畏惧,逃之夭夭。城中官绅无能应对,惊恐不安,让张燕吉保护家眷撤出城池。张燕吉不允,坚持登城抗守,道:“守城吾责,不能保民又复贪生,是重之以二罪也。”仅打发家眷出城逃命。当时情势危急,守城团丁见来敌气焰嚣张,便纷纷逃离,敞开城门让马家军入城。张燕吉与警察局局长李秉清在城西布置战守,可马家军已占领前街。张、李二人指挥警察民团与马家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城池失守。张燕吉用自带的手枪饮弹身亡,以身殉职。

这段史实,《天水大事记》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民国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马仲英部三万余人由通渭进入武山,攻破武山县城,县长张燕吉自杀。十二月二十二日,马仲英部绕道伏羌(今甘谷),攻破秦安县城,杀掠惨重,县长王纯仁被杀。十二月二十四日,马仲英部由秦安南下天水。民国十九年一月十日,国民军高去骄师从礼县强征新兵两千余名,夜宿武山滩歌镇万花寺,次日遭马廷贤部突袭,国民军溃散,滞留寺内的两千名新兵全部被杀。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马廷贤部留驻武山县,渭河南北两川民房全部被抢占,群众避逃深山……”

马家军攻占武山县城池后,佩服张燕吉、李秉清忠勇,移其尸至城隍庙,派兵站岗守护,并通知家人置办后事,还给了一些丧葬费。

正在逃往老家路上的张燕吉妻子儿女,在第二天听到了张燕吉的死讯,旋即重返武山,护送灵柩回家葬埋。

张燕吉为官清廉,家中一贫如洗。殉职武山后,他的老母万般无奈下骑着一头毛驴到了省城,找到省政府主席、也是张燕吉的老上司刘郁芬,诉说悲苦。刘郁芬拿出一些银钱予以接济,并派人护送到定西。往后的日子,刘郁芬亦时有救济。张燕吉的朋友蒋云台、孙伯泉等也派人送来银两给他的眷属,使其度过艰难困苦的岁月。

张燕吉的祖上,有任过贵州都勺县知县、平越县知县的张效栻。张效栻,字淑南,号东里,清乾隆壬午科第五名举人,任职贵州都勺县知县期间,曾因管理驿站事遭到云贵总督彰宝的弹劾,结果不详。积学能文,著有《庚辰文集》《东里诗草》《国朝正声集》。最著名的是陇上鸿儒张鉴三。张鉴三(1823—1889年)。字宝斋,号淡尘子,居住今会宁县柴家门乡。清咸丰九年(1859年)己未贡生。学识渊博,尤通经史,著述颇丰。光绪四年(1878年),在红堡子设馆授徒。清廷学使陆渔笙在陇上督学时,赏识其才学,延请教子三年。曾任陕西布政使谭钟麟聘请为其子谭延闯、谭延直教书。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谭钟麟推荐,张鉴三任西宁府教授,年余病逝任所。定西籍翰林王作枢曾评介:“书囊已满三千卷,人品当足第一流。”

新闻推荐

从自给自足到脱贫致富大产业 武山蔬菜产业的精彩蝶变 ■

从露地粗放种植到大棚精细管理,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带富一方的农业支柱……改革开放40年来,武山县坚持打造全国蔬菜产...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