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给自足到脱贫致富大产业 武山蔬菜产业的精彩蝶变 ■

天水晚报 2018-12-18 12:43 大字

从露地粗放种植到大棚精细管理,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带富一方的农业支柱……改革开放40年来,武山县坚持打造全国蔬菜产业强县,实现了从国扶贫困县到城乡美丽、人民幸福新武山的华丽蜕变,昔日普通的菜园子如今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12月11日,记者走进武山县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钢架大棚里一片生机勃勃、满眼丰收的景象。武山县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高级农艺师王建平告诉记者,“园区主要承担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种植功能,种植的大都是有机蔬菜,能够带动全县5万多户蔬菜种植户实现技术升级,蔬菜产量和产值每亩提高20%,22万人直接受益,大幅增长了农民人均纯收入。”

“我们武山县的蔬菜在市场上既叫好又好卖,蔬菜产品覆盖大半个中国并出口韩国、日本、欧盟等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9.7万亩,总产量125万吨,产值23.5亿元。”王建平说,武山蔬菜的热销,绝非偶然。武山县1400多年前就有韭菜种植的历史,素有“中国韭菜之乡”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和群众创造的推动下,武山县蔬菜产业飞速发展。

在园区的展厅内,王建平指着一幅幅图片,将武山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向天水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的记者娓娓道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主要是自给自足生产,蔬菜种植还停留在种植面积小,种植模式单一的态势。20世纪70年代末,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民有了耕种自主权,1975年,被称为‘蔬菜大王’的洛门镇东街村原党支部书记王义仁在自家的自留地里试验成功了用塑料大棚种植韭菜,并在1978年实现了大棚内套小拱棚,让腊月里也有了韭菜,实现武山冬季有叶菜可以越冬。”王建平表示,塑料大棚在武山的出现,让武山蔬菜从种植模式到栽培设施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山县蔬菜面积迅速发展,种植的蔬菜品种、种植的样式增多,并实现了叶菜周年生产。1991年,第一代日光温室在武山出现,实现了武山县果菜的周年生产。随着设施农业的推广和科学种植的普及,如今武山县的蔬菜种植已经实现了全年生产供应。

洛门镇文家寺村的王一强,从上世纪70年代就跟随父亲种菜卖菜,他告诉记者:“大棚和日光温室出现后,精细菜成为了主要种植蔬菜,原来收一茬的现在可以收两茬,还能早提前秋延后,产量上去了,收入也实实在在增加了,韭菜也成为我们武山蔬菜最响亮的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武山蔬菜产业带来的变化让洛门镇孟家庄村村民张红珍深有体会。“原来是我们自己育苗,现在都是园区育苗帮我们种植,既方便又安全,现在我们在家门口种菜的效益比外出打工还要好。”

从种植露天菜推着小车县城卖,到种植大棚菜错季增收致富,再到打造绿色种植模式让效益翻倍……40年间,武山县蔬菜种植实现了精彩的蝶变。武山县也成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近年来,武山县全方位打造集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区、示范种植区为一体的蔬菜生产销售加工基地,形成了“一园一市场两区”的产业布局,并在大南河、山丹河、榜沙河、漳河四河流域示范片,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打造特色蔬菜种植基地,让每个村庄都有主打的品牌蔬菜,在产业带动下,武山县农民的“钱袋子”也愈发的鼓了起来。

新闻推荐

为民谋福的好书记 记武山县城关镇雷山村第一书记王晨阳

武山县城关镇雷山村,距离镇中心约3公里,有5个村民组共173户790人。多年来,受地理环境、交通等方面条件限制,雷山村发展受...

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