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艺术的文化魅力将永远辉映
一片青砖的华丽蜕变
□本报记者何慧娟
砖雕艺术,是建筑装饰、民族文化及传统技艺的完美结合,在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天水,砖雕技艺更是底蕴深厚。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北关清真寺和建于清末的陕省会馆均为天水市砖雕艺术的代表之作,武山县境内也曾出土过4700多年前的砖雕刻画残片。
在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红沟村,砖雕制作技艺尤为精湛。红沟砖雕讲究构思、选材和刀工,结合武山传统的祈福文化,以山川草木、祥云瑞兽、花鸟鱼虫为题材,将书法、绘画和雕刻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017年10月,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山砖雕赫然在列。其实早在2008年,武山砖雕就已被列入了第二批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初春的中午,走进位于武山县城关镇红沟村的金红砖雕厂,到处都是一番忙碌的景象。有人在打磨青砖,有人在砖上绘出图案,还有人在雕刻、拼合,在一系列繁复的工序尽头,摆放着数件栩栩如生的砖雕作品,一片片青砖也就这样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
据了解,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武山县洛门镇石滩坪遗址马家窑类型(距今4700年)中发现了砖雕刻画残片。在桦林镇天局村范家坪汉墓群出土的画像砖、画像石古朴庄重、素雅优美,是那一时期砖雕艺术的精品。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的力士造像出土于武山县洛门镇石滩坪村,是全县迄今保存年代最久远的一块砖雕艺术品。
近年,洛门西旱坪、马力远中山、城关朱家坪等地的宋元墓也出土了大量青砖雕刻,每砖各雕饰一个历史故事或动物、花卉或生活场面。这一时期,两宋程朱理学兴起,墓葬砖雕人物以贯穿儒家“二十四孝”图为主,间有游乐出行、狩猎耕读、杂技表演、飞天武士等,取意奇巧,构图完美,生动自然,刀工娴熟,极富艺术感染力,是宋(金)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集中反映。
砖雕作为建筑构件,主要用于庙宇、及房屋大门、照壁、墙面等装饰,在武山县红沟村,几乎每家每户的大门上或者屋檐下都能见到砖雕作品。再加上近年来仿古建筑的兴起,砖雕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小时候我的爷爷、父亲就都在做砖雕,到我这一辈也算是继承了他们的手艺,而且还慢慢引进了部分机械化制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作品也要比以前更加精致。”金红砖雕厂负责人党金红说,从他爷爷算起,家里也已有三辈人从事砖雕工作。
据党金红介绍,开春是砖雕的销售旺季,最好时一天能卖出20多对,一般都是农村自己盖房的客户提前预定的。虽然砖雕并不愁卖,但与前些年相比,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还是越来越少了。由于砖雕制作过程中灰尘大、进度慢,工作枯燥等原因,年轻人都选择南下打工,导致砖雕面临后续无人的困境。
那么党金红又是如何坚持走下来的,他有没有想过去大城市闯一闯,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
“小时候经常跟父母到砖厂玩耍,那里是我儿时的天堂,那一堆堆被父辈们用脚搓踏的像面团一样劲道光滑的泥巴,被我们时而捏成动物,时而捏成坦克,然后挑一些得意之作晾干后烧制成型带到学校,看到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观赏和模仿,心里的骄傲和自豪油然而生。”党金红说,但随着一天天长大,那种在土里滚、泥里爬的日子越来越远,窑口的热浪和灰尘甚至让他无法呼吸,他也开始羡慕城里人干净的衣着和靓丽的打扮。
于是,1994年党金红只身前往深圳打工。“就希望未来的一天,也可以在那样繁华的地方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说,然而打工的生活同样枯燥无味,天天面对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他的梦里却经常会出现同一副画面,那就是冒着青烟的窑口和一群开心的孩童。“是的,我想念家乡,想念父母,想念砖雕和砖厂。”
1995年,党金红又回到家乡,回到了他熟悉的砖厂。想到很多著名的景点都有砖雕的建筑装饰,那些古老的砖雕作品是那样的唯美、厚重,于是他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家生产的砖雕走出去,也能出现在风景名胜中。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0多年过去了,我也由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年过四旬的人,我的砖雕作品也从家门口走到了方圆百里家喻户晓。想想我这一生,其实是早就与砖雕结缘的,所以我要将这份缘分变得更好,更有意义。”党金红说。
砖雕世家的传承与坚守
1
因武山当地及周边民众对砖雕作品的青睐,才成就了武山砖雕的高度,也让砖雕技艺得以传承至今,那么,作为建筑物,作为艺术品,武山砖雕又要如何延续下去?
“砖雕综合运用比喻、谐音、借代、通惑、联想等艺术手法,把不同时空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符号或物象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反应在小小的几块青砖上,既表达了人们精神的意念,又拓展了建筑物的意境,使建筑物具有了令人遐思的妙处,恰到好处的展现了传统建筑的精神文化内涵。”党金红说,砖雕技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不止需要有技术的工匠,更需要一些有潜质、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来传承,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延续千年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党金红说,在他看来要想传承砖雕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把这种精神、文化和手艺传承下去,砖雕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并不是因为它的原材料独特或者可以作为工艺品出售,主要是其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以前我们村做雕砖的比较多,但后来人工工资涨价严重,很多小作坊都倒闭了。这个行业因为技术要求高,要进入也不容易,所以竞争并不激烈,甚至还会供不应求。”说到行业竞争,党金红自信的说目前销售渠道很稳定而且销量也不错,但就是从事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少,他的孩子也正在读书,目前还没有继承砖雕的打算。
“年轻人思想活跃,应该让他们出去,去其他地方参观和见识更多的优秀作品和建筑风格,这样才有利于他以后的发展。”采访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党金红还是希望孩子学校毕业以后能回到砖雕厂工作。“祖先的智慧和文化,我们后辈应该好好珍惜,世代相传,绝不能将这一门底蕴深厚的技艺葬送在我们的手里。”他说。
当谈及要如何将砖雕的商业价值发挥出来时,党金红说,他下一步计划把砖雕做成小摆件,然后再进行精美的包装,这样就可以作为天水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们作为纪念带回去。另外,他认为如果能将砖雕与园林艺术和特色建筑相结合,那将是砖雕艺术的又一次腾飞。
正如党金红所说“只要有好手艺,就不愁没销路。”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当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砖雕艺术的文化魅力将永远辉映。
图为党金红与妻子为记者展示他们的砖雕半成品。
武山砖雕是由山川草木、祥云瑞兽、花鸟虫鱼等图画所表现出来的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但实际上它的原材料不过是一块块普通的青砖,如没有亲眼看到能工巧匠们打磨、绘图、雕刻的过程,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它是如何蜕变而成。
为了见证这样的精美工艺,领略武山砖雕的艺术魅力,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边看边向党金红请教。据介绍,在工序上,武山砖雕主要有打磨、构图、雕刻、细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和修饰共八道工序。同时,砖雕作为一种建筑构件,在不经意间暗合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道。它取材于自然界唾手可得的“土”与“水”的结合,再以“木”生“火”烧制成坯,借“金”之力雕刻成花,完成五行相合的历程。
“首先是选青砖,砖雕的材质向来以青砖最好,砖太脆硬则不易雕刻、砖太灰白则不经久耐用,只有好的材质才能用于砖雕,一般情况下一窑砖中只能挑选出八成左右。”党金红说,选择青砖作为雕刻材料,是因为青砖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青砖上面雕刻图案看起来更加雅致秀丽。还有一个原因则是青砖结构稳定,保存的年代较长,即使在几百年后它的形状和颜色也都不会变。
挑选好青砖后就要开始打磨,要按照砖块的长、宽、厚等个项规格和拼接顺序将每一块青砖打磨平整,并对每一组作品中所使用的青砖按照摆放位置进行标记。
接下来是绘图,要按照客户要求把图案画出来,根据图案进行雕刻。在金红砖雕厂,完成绘图这道工序的是党金红的妻子。原来,党金红的岳父也是做砖雕的,所以他的妻子也算是砖雕老把式,由于手艺娴熟,绘出一朵牡丹图她只花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而砖雕上面的图案也大有讲究,梅兰竹菊一般是民居建筑中使用的,暗八仙(神话中八位神仙所持的法器)则是庙宇建筑专门使用的,松鹤延年寓意着长命百岁,石榴则寓意着多子多孙,每个砖雕图案都有其特定的寓意,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接下来的雕刻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砖雕作品的好坏就是由这一道工序决定的,同时雕刻也最花费时间和精力,最考验工匠的技能。“雕上一块砖就需要一个工人花费一天时间,而一个图案往往由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青砖拼接在一起。”党金红介绍,雕刻使用的工具有锯子、刨子、铲、錾、刻刀等。在技法上采用雕刻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透雕、圆雕或半圆雕,使作品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在我父辈手里,雕砖的整个过程都是纯手工的,现在我引进了小型雕刻机械,但机器只能雕刻出大致的轮廓,关键部位还是需要人工打磨修改细节。”党金红说,完成雕刻后就是细磨和过水,细磨是把雕刻的图案进行细节上的修改和抛光,过水是打磨完成后,用水将粉末冲洗掉。
由于客户将砖雕买回去以后要自行安装,所以每套作品中的每一片砖都根据摆放位置的不同,有固定的安装顺序。“比如这一套分成八层,每一片砖都编上号,客户回家之后就可以自己拼接,如果不编号的话,在安装时会很容易拼错。”党金红说,过水以后的两道工序是由客户自己完成的。
当一块青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经历过精琢细磨,在粉末飞舞中慢慢蜕变成为了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也就获得了持久的灵性与生命。
千锤百炼粉末飞舞中完美绽放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郝勤学吴丽娜在武山县城关镇上沟村,37岁的村民张军强可以说是村上的“明星”。今年2月1日,武山县举行精神文明建设颁奖典礼,自主创业、依托生产拖把而稳定脱贫,并开始走上致富之路...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