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渭水河畔的绿色致富路——武山蔬菜产业发展侧记

天水日报 2017-05-27 08:51 大字
□记者关招宏通讯员李政

五月的武山,果蔬飘香。南河流域、山丹河流域、榜沙河流域、渭河流域以及蔬菜科技示范园等地,连片的蔬菜大棚内各种瓜菜色泽鲜艳,清香四溢,呈现出一派大丰收的喜人景象。田间采摘,市场交易,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

5月25日,记者一早来到大南河流域蔬菜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菜地穿插着村民忙碌的身影,一辆辆蔬菜运输车排着整齐的队列满载着致富的憧憬,连片的莴笋显得格外翠绿诱人。

“我们家去年种了3亩多莴笋,并且复种了蒜苗和架豆,收入3万多元,今年又多种了一亩,估计收入还会增长。”郭家庄村民周耀华站在他的蔬菜地旁,一边自豪地介绍着两年来蔬菜种植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一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大南河流域是武山县设施蔬菜种植的发源地,也是天水市确定的现代农业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区。该区域主要以发展蒜苗、莴笋、西红柿、地膜洋芋及复种地膜菜瓜、架豆等特色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为重点。

为了让蔬菜产业发展的成效惠及更多群众,武山县着力打造的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园累计引进番茄、辣椒、黄瓜等13类蔬菜品种96个,筛选推广了适宜当地种植优良品种29个,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

“随着园区育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农户对蔬菜苗认可度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们也一直努力为农户提供优质蔬菜种苗,把各种蔬菜品种推广到群众中去,让他们发展蔬菜产业,提高收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建军向记者说。

马力镇北顺村党委书记刘天绪说:“北顺村主要依靠种植反季节蔬菜富民增收,全村5000多亩耕地一半以上种黄瓜。经过对村民进行无公害、绿色标准的种植技术培训,现在村里的菜农个个都是土专家,种植的黄瓜口感好、品质佳。”

在滩歌镇黑池殿村,记者了解到,通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全村有近千栋蔬菜大棚正在投入生产,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蔬菜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近一半,蔬菜大棚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致富棚、小康棚。

近年来,武山县建成了以洛门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乡镇农贸市场为中心、产地市场为基础的蔬菜产销网络,建成各类蔬菜市场126个。新建的洛门蔬菜批发市场占地200亩,集集散交易区、贮藏保鲜区、特色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市场开发中心于一体,成为功能齐全、档次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蔬菜物流园区,并培育打造了陇上农庄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为广大农民解决了蔬菜销售的后顾之忧。多项措施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铺开了一条绿色科技带动下的致富路。

新闻推荐

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天水

4月23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以“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天水”为主题的纪念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暨第五届“书香天水”全民阅读活动在龙城广场启动。启动仪式上,还为天水市入选全国“书香...

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