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打好道路建设“攻坚战”
岷县:打好道路建设“攻坚战”
本报通讯员马明义 后斌杰
初冬时节,行走在岷县的乡镇村社,一条条道路如长龙、似蛛网,通到了每个村落,也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多年来,交通运输滞后是制约岷县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岷县在灾后重建和“6873”交通突破行动中争项目、立项目、上项目,进入全县道路建设史上速度最快、数量最多、成效最大的时期,形成了一张四通八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交通网络,为全县***精准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打通交通动脉 助推经济提速
在国道212线改扩建梅川工地,改道铺基、加宽路面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
国道212线和316线是岷县的交通“主动脉”,“7·22”地震致使两条国道岷县段晴天扬土、雨天翻浆。今年以来,岷县通过多方协调,争取到总投资6.79亿元、52公里的国道212线改扩建工程岷县过境段项目,以及总投资5.925亿元、123.588公里的国道316线岷县分水岭至茶埠段建设项目。岷县筹资9000多万元完成了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确保了工程于6月份开工,预计2016年8月底完工通车。
近日,岷县分别与华润集团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甘肃西京投资集团签订了新能源建设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两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资金达74.6亿元。甘肃西京投资集团董事长白治理说:“能在岷县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就是考虑到岷县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连通城乡道路 促进群众增收
马坞乡土地眼村是岷县最远的行政村,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农民种的中药材卖不上好价钱。如今,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在乡间延伸,附近礼县、武山县的大批收购车辆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来收中药材,解决了村民运输难、销售难、成本高等问题。“道路通了,我们出行变得方便了、收入也比以前高了。”村民后红红的喜悦之情洋溢在脸上。
岷县是“千年药乡”,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但交通不便一直是药材成本高的主要因素。而降低成本不仅要打通“主动脉”,还要连通“毛细血管”。因此,在《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交通专项规划》中,共列入498项1547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6.15亿元。其中,去年下达任务372项988公里,今年下达任务67项183公里。
通过两年的持续建设,全县18个乡镇359个行政村的药农走上了“坦途”,大山里的养殖户有了更多的客户,开办网店的农村青年再也不用担心“蜗牛”般的发货速度了。2014年,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7元、同比增长14.4%,畅通的道路成为重要保障。
无缝监督管理 筑牢安全屏障
走进寺沟乡八步川村集中安置点道路建设现场,村民监督员徐效忠正在一线监督施工。他说:“从开始修路到完工,我们都会全程跟踪监督,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为了真正把农村道路建成民心工程、廉政工程,岷县在聘请专业监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聘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道路建设各项决策和各个环节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
岷县还从项目设计、企业准入、建材质量、试验检测等方面入手,择优选择设计单位,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程序,统一原材料和机械设备使用标准,建立项目工地实验室,实行工程质量强制性指标控制制度,全程监督各个环节和重点关口,实现了质量达标、资金安全和干部廉洁。在此基础上,岷县实行建、管、养一体化机制,通过安排养护经费、充实农村公路养护道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示范养护等多种措施办法,形成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工作局面。
新闻推荐
刘天绪:口袋和脑袋都要“富”起来本报记者李欣瑶今年省“两会”,又见到刘天绪代表,与三年前采访他时相比,他的想法更多了,人也更加自信。刘天绪是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的村支书。2013年,来兰州参加省“两...
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