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山:***扶活美丽山乡

甘肃日报 2015-08-19 13:33 大字

武山:***扶活美丽山乡

本报记者  牛彦君  通讯员 杜宏 何辉

武山县马力镇袁河村红崖组村民分散在山梁上,吃水靠下山挑,走路靠羊肠小道,孩子们上学一天四趟要山上山下跑三个多小时,辛苦不说,还不安全。

“现在好了,我们新村就在山下学校旁建起来了。”顺着村民赵天明手指的地方,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美丽新居大体完工,只等硬化巷道,便可入住。不仅如此,赵天明还掰着手指高兴地算起了搬下山后,种药材和就近打工的收益情况。

***给这里原本落后的山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武山县委书记索鸿宾说,***要紧盯“死角”,重点关注偏远山区贫困群众的期盼和需求,不能让任何一个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掉队,要让群众深切感受到扶贫攻坚的决心和力度。

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通向偏僻山村,一幢幢别致的红砖灰瓦“小洋房”掩映在绿树旁,颇具规模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青瓦、白墙、木门窗的特色民居点缀青山绿水之间,极似一幅优美的画卷。“路修好了,房子建起来了,自来水接上了……”这些都是武山县委、县政府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取得的新变化。

自筹资金4000万元:积极回应贫困群众期盼

贫困是武山县的基本县情。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产业规模较小,该县大部分山区群众靠天吃饭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改变,导致收入增长缓慢,200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转2版)

2011年被列入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之一。

本着“群众缺什么就扶什么”的***工作思路,武山县的***探索激活了一个个美丽山村。

在自身财政资金紧缺困难的情况下,针对部分山区和边远贫困村道路难行、饮水不安全、办事不便、环境脏乱等方面的难题,武山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千方百计自筹资金,上半年拿出2000万元,在全县15个乡镇156个贫困村的自然村修建砂化路1120.8公里,彻底解决自然村群众出行难题。为了调动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县上采取每公里5万元的补助标准,每日参与修路的群众近万人,投入铲车、转载机、挖掘机等机械500多辆。截至目前,15乡镇162个自然村383.3公里通村道路砂化工程已全面铺开,已建成通自然村砂化路170多公里,打通了通往自然村的“最后一公里”。近期县上又拿出2000万元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巷道硬化,解决人畜饮水,优化公共服务场所,下死决心啃硬骨头,下真功夫破老难题,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力回应偏远山区贫困群众对***的期盼。同时,以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为主,积极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已实施贫困村巷道硬化83公里,到2016年,将实现所有的贫困村巷道硬化全覆盖。

(转2版)  

(接1版)2011年被列入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之一。

本着“群众缺什么就扶什么”的***工作思路,武山县的***探索激活了一个个美丽山村。

在自身财政资金紧缺困难的情况下,针对部分山区和边远贫困村道路难行、饮水不安全、办事不便、环境脏乱等方面的难题,武山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千方百计自筹资金,上半年拿出2000万元,在全县15个乡镇156个贫困村的自然村修建砂化路1120.8公里,彻底解决自然村群众出行难题。为了调动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县上采取每公里5万元的补助标准,每日参与修路的群众近万人,投入铲车、转载机、挖掘机等机械500多辆。截至目前,15乡镇162个自然村383.3公里通村道路砂化工程已全面铺开,已建成通自然村砂化路170多公里,打通了通往自然村的“最后一公里”。近期县上又拿出2000万元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巷道硬化,解决人畜饮水,优化公共服务场所,下死决心啃硬骨头,下真功夫破老难题,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力回应偏远山区贫困群众对***的期盼。同时,以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为主,积极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已实施贫困村巷道硬化83公里,到2016年,将实现所有的贫困村巷道硬化全覆盖。

张富保家在城关镇南峪村的一个自然村,山大沟深,长期以来由于道路不通,所种的经济作物卖不上好价钱。“今年道路通了以后,我种的架豆王赶上了好价钱。”他高兴地说。村里70多岁的老党员张大爷看到进村的公路即将铺成水泥路,感慨地说:“盼了几十年,好政策终于爬上我们‘山顶顶\’了!”

部分偏远山区群众对安全饮水的期盼,也被县上列入***的突破口。针对国开行安全饮水贷款项目实施后,全县仍有47个山区自然村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水源偏远、输配水管线长且实施难度大,以至于安全饮水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实施人饮安全“啃骨头”工程。同时,县上从县财政拿出700万元,用于解决边远山区贫困村的自然村通水补助。目前,已全面启动榆盘乡四寺弯、杨河乡大松嘴等20个山区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年底将解决1318户5960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至2016年将彻底解决剩余山区自然村群众的饮水难题。

县上还重点回应边远村群众对提高村级服务功能的期盼,解决“不方便”的问题。针对边远贫困村综合服务中心面积狭小、功能不全、群众办事不方便,以及村级幼儿园覆盖不到边远村的实际,自筹资金专门用于边远贫困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按照“10+1”模式和建筑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的标准,今年已经实施城关镇刘湾、洛门镇郭台等15个乡镇64个贫困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到2016年,将实现贫困村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除此之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帮助群众挪出了“穷窝”。近期,马力镇北顺村部分贫困群众即将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这将彻底解决该村上学远、行路难、住房简陋等问题。今年以来,武山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的重要举措,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户施策,插花安置”的原则,对全县8乡镇2074人进行易地扶贫搬迁。为了解决搬迁资金难题,积极协调县信用联社为搬迁农户落实3—5万元财政贴息贷款,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据统计,2004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以来,该县累计投入1.6亿元,共搬迁14个乡镇56个自然村2351户1.2万人,建新村31个。在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的同时,该县根据搬迁群众家庭人口、经济收入来源、创收技能等特点,制定具体的增收计划,引导群众积极发展农副产业,实现了“搬得出、稳的住、能致富”的目标,探索出了“易地扶贫搬迁+致富产业培育+基础条件改善+公共服务优化”的脱贫致富新模式。

产业扶贫:壮大主导产业“改穷业”

***,一定要精准施策。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为了使贫困群众真正改穷业,武山县借助蔬菜种植的优势,将蔬菜作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川水地种蔬菜无可厚非,山上也能种蔬菜?”这是大多数人对蔬菜种植发出的质疑,但武山县用实践打破了这个疑问。

贫困村大多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位于武山西梁片区的浅山半干旱区,涉及3乡镇25个行政村26160人。长期以来,由于主导产业没有培育起来,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脱贫致富。为了解决干旱山区群众产业发展之困,武山县科学探索,在半干旱山区成功探索推广“菜—粮—油”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全县贫困村复种蔬菜达到5.6万亩,平均每年每亩土地种植收益达到4600多元。目前,全县形成了“一园一区四片两带”蔬菜产业发展格局,蔬菜种植面积达36.5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近20亿元,蔬菜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蔬菜产业成为全县近20万菜农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武山县委、县政府产业扶贫开发、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近几个月,正是武山架豆王丰收销售的季节。记者在该县西梁片区自发形成的产地市场看到,5条交叉路口挤满了来来往往的采摘人员和销售的车辆。据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李书寿介绍,该县西梁种植的架豆王亩均收入4000-6000元之间。通过多年不断优化各类作物品种结构,使这里形成了新技术、新品种集成推广的旱作农业综合示范基地。2013年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80元,其中农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2%,2014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00元。

“早上进棚子,中午点票子。”是四门乡硬湾村村民王建武的生活写照。他说,以往交通不便、信息滞后,客商打白条、按卖后情况再结账的情形一去不返。头脑灵活的王建武还在产地市场上做起了凉皮、面皮、冷饮等生意,一天下来也能挣个400多元。

寻求扶贫好帮手,产业扶贫再发力。7月30日,武山县与中国土特联合中国土特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中国土特联盟)成功签约中国土特一带一路产业扶贫工程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中国土特联盟将陆续投入5亿元用于武山产业扶贫工程,将为加快武山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带来新希望。

武山县还通过招商引资激活了农村资源的“存量”。今年,武山县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土地流转,培育致富产业措施,引进陕西海升集团在洛门镇的贫困村(牟坪村)投资建成千亩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创出一条“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现代果业发展新路子。此举不但引进了苹果新品种和全新的栽培模式,仅土地租金一项,全村人均就增收250元,而且采取“公司+农户”的办法,招收了180多名本村群众在果园务工,人均月收入达2000多元。

这只是武山县招商引资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群众收入的一个缩影。***开展以来,该县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乡整村推进等工程,先后实施了一大批扶贫项目,截止目前,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8项,签约资金35.8亿元,到位资金21.5亿元。

劳务输转,是武山县打造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在武山,一提起桦林乡,人们就马上想到劳务经济,劳务已经成为桦林乡的一张“名片”。

多年来,该乡借助本乡“包工头”较多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劳务组织输转,目前,全乡30人以上的劳务基地已发展到80个,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劳务收入占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开展以来,该乡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整合“两后生”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种养殖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资源,开展订单、订岗、定向、菜单式培训,促进劳务输转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通过示范带动,上半年,全县培训务工人员2.2万多人,劳务输转9.5万人次,劳务收入近8.8亿元,劳务成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

金融扶贫:以“加速度”的方式助农增收

扶贫攻坚,金融支持不能缺席,但“贷款难、贷款贵”的瓶颈如何突破?农村金融体制如何改革?武山县积极探索和创新金融参与扶贫开发的新模式,把更多的信贷资源纳入到扶贫攻坚战上来。

炎炎夏日,当你驱车经过鸳鸯镇丁门村时,一波清水会映入你眼帘,这里便是集休闲、垂钓、采摘、养殖、餐饮为一体的金鳞农业示范园区。

金麟农业生态园项目是由金融支持,丁门村农民自主创业实施的一项脱贫致富工程。为了破解发展资金短缺“困境”,武山县通过金融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的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经过积极协调,为丁门村田兴蔬菜仓储公司、“三阳泰”合作社、金麟养殖合作社等农业企业贷款1100多万元,通过现金和土地双重入股分红、产业链条延伸、提供稳定就业岗位等方式,2014年带动89户贫困户脱贫。

从烂河滩变成生态园,从撂荒地到产业大棚,这样的转变在武山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勤学的眼里,是金融的力量以“加速度”的方式达成的。

2014年9月,由县金融办发起成立的武山县农业产业化企业协会正式挂牌,入会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达71家。经县政府金融办积极协调,武山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甘肃银行武山支行、建设银行武山支行已经与协会建立合作协议,共为协会授信6个多亿元,已经有25家会员通过互保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1亿多元。

“在土地流转中,有部分群众自愿入股,还有一些群众在生态园和种养殖场务工,这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收益。”金麟农业生态园负责人丁正红说,去年贫困户仅在生态园以入股和务工的形式脱贫17户,今年将带动贫困户12户,明年带动贫困户10户。

蔬菜大面积种起来了,仓储也要跟上。鸳鸯镇丁门村创业带头人田志向投资1600万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贮藏量5万吨的冷链物流贮藏库正在加紧建设。为了解决田志向建设资金短板问题,在金融政策的支持下,落实产业贷款400万元,财政补贴20万元,有效加快了该公司蔬菜贮藏库的建设进程。该公司建成后,将进一步解决部分蔬菜丰收后不易储存、销售期短的难题,可使蔬菜长年销售,有效调节稳控蔬菜价格。

近年来,武山探索出了五种金融助推***新模式,构建多元化扶贫资金保障体系。即:一是银行+融资平台+企业+农户模式;二是银行+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三是扶贫互助社+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四是扶贫项目+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五是农户+银行(政策性贷款)+企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同时,还加大了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力度,使广大农民实现了“足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填补了广大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

新闻推荐

访庞德故里

访庞德故里□毛韶子在新修的洛礼公路线上,距四门5公里处有一个叫新庄的收费站,河对岸就是新庄村,也就是庞德故里。乘车来到庞德故里时,已是雪后五天的一个中午。放眼望去,一条连接着洛礼公路的水泥路,...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