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喜上杏枝头

陇东报 2015-05-29 21:05 大字

“喜鹊闹梅”是画中之事,“红杏枝头喜鹊闹”却是我们校园里常常能够欣赏到的诗意美景。

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来到操场上跑步、做体操,国旗迎风招展,红领巾在胸前飘荡。操场边的老杏树上喜鹊们也毫不拘束地从鹊巢里出来,在枝杈间跳来窜去,从槐树枝头飞到杏树树杈,又落于柳树梢梢。似乎它们也是这校园里的一分子,听惯了悦耳的校园广播,懂得上下课的铃声,明白集合的哨音,喜欢和孩子们在操场上吱吱喳喳。孩子们呢,也把喜鹊当做好伙伴,不伤害鹊儿,更没有谁捣过鹊儿的巢。

喜鹊有两对,分两家住着,一家的巢在槐树梢头,另一家的巢还在槐树梢头。槐树是老槐树,共四棵,并排在操场边上,都有花甲树龄,和学校的校龄相当,从树身到树冠,古老而沧桑,又不失生命的活力。杏树略为年轻,有好多棵,分散在操场周围,和新栽的倒垂柳、红叶李、樱花、紫花槐、国槐们一起装扮着校园。

“杏花消息雨声中”。昨夜一场春雨,悄悄一直下到今天清晨,也许是怕打搅今天的建校65周年校庆日吧,在上操铃响时雨停了,明媚的阳光洒向了校园。杏树枝头杏花点点滴滴地绽蕾吐苞了,喜鹊喳喳叫个不停,随着叫声,尾巴刺开又合拢,合拢又刺开。它们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上,白色的腹部和肩部被黑色的发着蓝绿色光泽的尾巴、翅膀和头在运动中包围着,成一朵灿烂的喜鹊花,落在红杏枝头。

杏花,喜鹊,校庆。要说是天衣无缝,这将是极致:“喜上杏头”,以“杏”谐“心”,可谓“喜上心头”。

我们的学校始建于1950年3月,这是前几年拆除校舍危房进行改翻建时,从老校舍的地基里挖出的一块木牌上得知的。木牌是当初建校时的奠基牌,毛笔楷书“漆家川初小。1950年3月。”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武山县建起的第一批为数不多的初级小学之一,当时只有两间土木结构教室,三十几名学生。1956年学校建成,占地面积一万零四百平方米,全名为“武山县南山区民办完全小学”。为全县第一所民办小学,名声雀跃,显赫一时,被邻近礼县、岷县过往商贾称作“天水专员公署”,气魄、大方,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无数人才。1965年南山民办完小附设初中,学校名称为沿安公社川儿农业中学。1977年学校更名为武山县沿安人民公社川儿九年制学校,附设两年高中,高中部招收沿安、杨河两个公社的学生。1981年撤消高中部,学校更名为武山县沿安乡附设初级中学。2000年9月,初中部全部搬至乡政府所在地,更名为武山县沿安乡中心小学,2012年更名为武山县沿安乡川儿小学。

六十五年风雨兼程,兴盛衰落,初小、农中也罢,高中、初中也罢,一切都是历史变迁中的必然。虽然我们的学校今天只是一所普通的六年制小学,不满三百名学生,但是校园宽敞明亮,面貌焕然一新了。四棵已过花甲之龄的槐树目睹了校园里发生过的一切,见证着山乡教育的发展变化。

2009年灾后重建,校园土木结构的校舍全部被拆除,翻建成了防震、保温、光线好、通风的砖木结构校舍,配套设施齐全。去年又新建了可供全校师生就餐的框架结构学生食堂,山里的孩子在大山深处享受着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然后,我终于要说然后了。我们的孩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朗朗读书,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健康、快乐成长,在生命的春天里为自己的人生铺就着坚实的基石。有谁不“喜上心头”呢!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是鹊儿在枝头跳跃着的婉转叫声,还是孩子们的嬉闹欢歌?似乎都是,又都不是。是两者浑然一体,叫尽了这美丽的春光吧。

新闻推荐

2009武山经济社会发展迈大步

●特约记者陈晓明【本报讯】2009年,武山县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完成生产总值23.3亿元,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1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

武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喜上杏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