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榆盘小洋芋炒出“大菜” 本报记者 漆应得 成雄 周文涛

天水日报 2013-03-22 08:37 大字

3月20日下午4时许,武山县榆盘乡榆盘村51岁的村民王小林,在自家的地里教儿子使用旋耕机给土地松土,“五一”前后这块地里就要种植洋芋。问起去年种植洋芋的收成,王小林笑着说:“好着哩。”他的笑容和当时的阳光一样灿烂。榆盘乡地处武山县北部,全乡共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16800人。由于自然等因素,榆盘乡十分适宜洋芋种植。近年来,榆盘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洋芋工程”,洋芋产业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自给自足到发家致富的强势发展阶段,2011年全乡洋芋种植面积达26000多亩,收入达8600多万元,去年洋芋种植面积达28000多亩,在我国西北部洋芋晚疫病发作严重,全乡洋芋产量减少20%的情况下,洋芋收入还是达到7500多万元,成为全乡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今年51岁的高君保是榆盘乡康沟村人,对洋芋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以前洋芋是他们救命的口粮,现在洋芋是他们的“摇钱树”。

与其他人种植的洋芋不同,高君保从10年前开始摸索培育洋芋种子,种植的洋芋全部用作种子,价格要比一般洋芋贵。高君保去年种植了12亩洋芋,收了4万多斤种子,收入5万多元。“培育洋芋种子就像拉扯一个娃娃,操心得很,但拉扯大了却很高兴。”高君保说。

品牌是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如何在产业化路子上提高洋芋品牌的“含金量”、扩大影响力,是榆盘洋芋产业崛起的破题之作。经过乡上和洋芋协会的不懈努力,“榆盘洋芋”顺利实现商标注册,2011年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为实现千家万户的农业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榆盘乡通过洋芋协会带领广大农户闯荡市场。为了调控市场需求的时空分布,延长洋芋上市时间,当地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新建了4座大型洋芋良种储藏窖,小的也有十几座。这些储藏窖成了调节市场的“蓄水池”。集中上市期间通过“旺吞淡吐”,提高了销售价格,实现了增值增收。

榆盘乡洋芋协会会长陈双胜说:“洋芋从种植到储藏到上市,产生的效益比起种小麦要强好几倍。”由于品质好,甘肃丰收农业公司跟农户签订了保底收购合同,不仅不愁销路,收购价还要比其他地方高。

榆盘洋芋还十分重视品种的更新换代。“什么品种好,就种什么品种;哪种品种最适合于种植,就种植哪种品种。”榆盘乡党委书记石天祥说,像以前大面积种植的陇薯3号,今年不再种植,而是大面积推广青薯7号。

在乡党委书记石天祥办公室的全乡洋芋产业发展区域图中,记者看到,该乡洋芋产业包括良种繁殖基地、良种示范区、洋芋推广区、洋芋种植区等,几乎覆盖了全乡的耕地面积。

“今年全乡的洋芋种植面积要达到30000亩以上,全乡适宜种植洋芋的地方全部实现了梯田化,洋芋种植还有扩大的空间。乡上还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建立良繁基地,发展洋芋深加工,延长洋芋产业链,让‘榆盘洋芋\’赢得更大的市场。”对于今后的发展,石天祥显得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春天与希望同行 ——武山县四门镇全膜玉覆膜工作侧记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但在武山县四门镇的山川沟壑,到处都是农民抢墒覆膜的忙碌身影,以全膜双垄沟播顶凌覆膜为重点的春耕生产正在全镇各村紧锣密鼓展开。在四门镇北山区域,旱塬地被一片片“银...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