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水古民居:保护还需努力——天水市古民居保护现状透视

天水日报 2011-07-17 08:45 大字

1994年1月,天水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天水市有关部门根据名城保护要求编制了《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天水市古城西关片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天水市政府又先后组织专家对天水古民居进行了三次拉网式普查,经确定,明、清时期古民居院落143处,新增保护区面积4万多平方米,并建立了档案。同时,在民主路、建设路改造中,将万寿宫、胡氏民居、纪信祠、文庙、州衙、陇南书院等11处国省级文保单位、50株古树名木连成一体,形成了天水古民居的保护格局。与早年的大肆拆迁,人为破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保护天水市古民居风貌倾注了极大的努力,一批经过整修保护的古民居浴火重生,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成为体现天水市历史文化底蕴,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靓丽风景。然而,由于观念和历史原因,再加上古民居保护是一项量大面宽的社会性工程,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更需要全体市民,尤其是古民居现有居住者和房产所有者观念的改变,可以说,天水市古民居保护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

记忆中的古民居

天水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城中尚存的明清民居院落丰富多彩,绮丽多姿。

进入天水城区,沿解放路一路行来,路北赵家巷、三新巷、澄源巷和路南的石家巷、育生巷、忠义巷、自治巷依次毗连,巷道深处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落和伏羲庙遥相呼应。

历史上的天水气候温湿,林木茂密,便于就地取材,所以天水古民居一般为土木结构。一般的房屋骨架为木质结构,墙体是以麦草混合泥土特制而成的土坯墙。这种土坯又称“胡基”,据考证系从西域传入天水。天水民居形制占主要成分的当属四合院,这也是汉民族自汉唐以来民居建筑发展的主流,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思想,又体现了封建宗族制度的家庭理念。四合院的建造规模,连进二至四院者居多数。进入大门,穿过门厅,才能登堂入室。几乎每座四合院都有一个由一座做工极其精致机巧、富丽堂皇的垂花门和二面雕刻精细的砖雕影壁组成的院外天井。有的院落在前后院的通道口上也设置有垂花门,作为装饰并介定院落之用。天水民居对垂花门使用的普遍性及其工艺的精美程度,已达到了极致。众多垂花门和门外天井在古城内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展示和张扬着房主人曾经的富有和地位。

目前秦州区保存相对完整的三新巷,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挂牌保护的历史名人建筑群。而位于三新巷的赵家大院和赵家祠堂,不仅是秦文化发源地的重要载体,还是赵氏华人寻找赵姓之根的圣地。三新巷9号院是光绪武进士赵子倍的故居,院内的“武魁碑”至今尚存。11号院,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抗战时期在天水的旧居;13号院是荣氏集团复兴面粉厂的铺面;三新巷内,还有共产国际著名人士葛霁云故居。

采访中,很多有识之士对育生巷情有独钟。记者翻阅资料获悉,育生巷名称来缘于清代学者张世英。张世英生于1843年,字育生,1880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光绪九年起,历任陕西甘泉、武功、渭南等8县知县和邠州、商州两州知州,历时28年之久。张世英对办教育情有独钟,在他的倡导之下,天水城乡办夜校1300余所,地方人士为作纪念,改其故居为“育生巷”。

记者手头有一份统计资料,天水以前有古民居2000余座,古巷不下数百条。这些古民居古巷道大都是官宦、富豪、名人、学士故居,多建于明清两朝。市区还有大小木楼57座,如果再加上麦积区街亭、马跑泉,武山县滩歌等古镇幸存的古巷民居,天水古民居的数量则远不止这个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多方努力下,先后有胡氏民居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哈锐故居、张庆麟故居、石作瑞故居和连腾霄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冯国瑞故居、杨名显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年初,天水市又将街亭古镇列为首批首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从年代上说,这些古民居大多建于元明清三代,比我国著名的平遥民居还要早数百年。像位于飞将巷的李广故居,虽系明末翻修建筑,但还保留着汉代门庭高阔的特点,庭院建筑设计精巧,布局严谨,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民俗学、建筑学、工艺美术学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

“传统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最直接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越来越大。”古民居研究专家、天水师范学院工学院副院长南喜涛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意味深长地说。

部分古民居现状:坍塌、漏雨、排水不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天水城市建设与全国一样进入了大规模旧城改造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认识所限,大量拆除了人们记忆中一时难以抹掉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珍品(中华东西路、解放路、大同路片区等)。

玉泉观文保所的赵昌荣先生在秦州古巷土生土长了60多年,对这里的一砖一瓦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早在2003年,他曾作为民间研究天水古建的专家参与了秦州区全国文物普查活动,那次普查让他惊喜地发现,秦州城区内现存的古民居远比他先前调查的多得多。

“当时真没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现存这么多古民居,可惜拆掉毁掉得太多!”赵昌荣叹气说。就在今年年初,他倾尽五年精力写就了《天水古建筑》一书,用相当篇幅对天水市古民居现状做了细致描述。

从上世纪末至今,随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起步和不断加强,天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破坏性拆除逐步停止,并不断加强了保护。时至今日,天水古城区仅遗存下了伏羲城、西关城2个古城区,其内保存了三新巷、育生巷、枣园巷、澄源巷、大小巷道、自由路、自治巷等7个历史文化街区,天水历史建筑、古民居也主要分布在这7条历史街区和士言巷、石家巷等处,总占地面积16公顷。现存较好的有胡氏民居、张庆麟宅院、哈锐故居等143处古民居院落,其中市名城委第一批挂牌保护院落42处。

这一组组数字对天水市无疑是一笔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历史遗存。然而,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快,人口增长多,产权多样化,管理不统一,保护资金短缺,加之历经数百年日晒雨淋及不可避免的人为破坏,天水市古民居保护逐渐面临着一些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位于秦州区解放路石家巷的石作瑞宅院原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系清代早期建筑。宅院建筑格局奇特,设计构思奇妙,超出了普通民居四合院和一进数院的格局,采用了天文星象图中“北斗七星”方位布院构建,共有7个封闭式独院,各院又被赋予不同的功能。遭受上世纪九十年代破坏后现仅存1—6号院,200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记者走进该院时发现,宅院一派荒芜,部分屋顶坍塌严重,多处墙体自屋顶开始就出现很大裂缝。为了防止坍塌,只能用塑料布遮盖坍塌的屋顶,用木头棒子支撑裂缝的院墙。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秦州区孙家大院。据天水电视台《直播天水》报道,今年四月,被列为保护院落的孙家大院住户赵师傅家厨房墙壁和屋顶先后坍塌,院子里墙体出现不同程度裂缝,而孙家大院其他16户人家也和赵师傅家有着类似遭遇。

5月19日。晴。记者走进阳光普照的自由路14号大院时,张春霞正在自家院子洗衣服。张春霞在这个院子住了6个年头,相比土生土长在院中的耄耋老人马氏,她算是老宅院里的新住户。为防止屋子发潮、即便是炎炎夏季还要和邻居们定时生炉火烘烤墙壁、为如厕稍微方便些,她和邻居筹资为旱厕棚顶。如今,张春霞最大的愿望是这个2002年就被保护的院子能有个排水管道,还想让明媚的阳光照进屋子。由于老屋结构存在弊端,他们一家人几乎每天都开着灯,11岁的女儿莉莉白天放学后也只能趴在院中的小板凳上写作业。

采访中记者发现,古民居院由于地势低,下雨天房子坍塌、雨后被淹现象时有发生,而住在古民居内的居民现大多数生活较为困难,多数居民长期几代人共同居住,人口密度大,院内违章建筑普遍,电路乱接、老化,多数区域存在水灾和火灾发生后无法救援的隐患,供暖、有线电视、电信服务等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不能进院入户。

保护之路任重道远

2010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城市规划法》讲座上,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尚武呼吁道:“天水西关古城区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保护,而是如何进行抢救性保护的问题!”

“其实,这几年市、区两级政府一直在努力,从2009年开始就各自拿出500万元来进行古民居保护工作,可搬迁难度和成本实在太大。”市名城保护办的工作人员对张教授的呼吁认同之际也实感无奈。

据他们初步统计,仅要完成秦州区内古民居修缮费用就需要6个亿。显然,仅靠天水市财力进行修缮,是根本不可能的。

“还有更难的事情,我们的工作人员前往院落商讨搬迁时,很多住户漫天要价,称自己居住的是文物,一间40平米的房子要政府拿两套80平米的楼房交换,还不找差价,有的甚至动辄以自杀要挟!”谈及此事,天水市名城保护办主任张志斌可谓一筹莫展。

张主任告诉记者,天水的古民居主要以土木结构为主,安全期限是30至40年。但天水最早的古民居还有明代的,尤其经过5·12大地震之后许多古民居成了危房,而现在居住的多是特困群体,产权复杂,且老百姓人为拆除破坏的现象也非常严重。鉴于古民居院落修复技术难度高,加之要保留原有的生活气息,名城办也曾考虑对住在古民居院落的群众进行适当疏散,再针对古民居院落的建筑实行修复性拆迁,可一方面资金缺口太大,另一方面市民的不理解和保护意识的淡漠也使得开发商不愿介入,导致很多保护修缮项目无法实施。无奈之下,近年来对于古民居院落及古巷道的保护修缮,相关部门也只能针对于共公部分,主要从路面、排水、绿化、亮化等方面进行综合整修改造。

“目前,我们针对每一个院落如何来修缮保护,都做了详细的统计,并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就想着将来能列入国家的规划,呼吁并争取到国家对于西部地区历史文化建筑的抢救性修缮予以支持。可以说,政府正在努力,并且仍在继续努力,但社会各界更应该关心和支持这个事情。”张志斌不无感慨地说。

2009年10月,天水市出台了《天水市历史文化街区古民居抢救性修缮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关部门还通过网络、市内外媒体对这一政策进行了有效宣传,甚至上门动员有关开发商,但始终收效甚微。方案中有一条还明确说到:“坚持‘保护为主,整修为辅,设施配套,风貌协调’的原则,对具有文物价值或已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点)的历史建筑、古民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要求,坚持维修保护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传统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古民居,外观依原貌整修,对已成为危房的历史建筑、古民居,进行落架维修或局部改造,保持原风貌。对古民居院落新建的、与其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拆除。对古民居内部配套建设给排水、通讯、电视、供热、卫生等设施,改善居住条件。”

此外,《方案》规定从2009年开始,市政府和秦州区政府在五年内每年各专项列支500万元作为天水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的抢救性修缮保护基金。然而据记者了解,这两年市区各500万元资金专列并未集中作为历史建筑抢救性修缮保护基金。

由此可见,多方因素致使天水市古民居保护之路还十分漫长!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天水市古民居保护面临的重重压力实在不容忽视。

对此,南喜涛教授分析说,古民居目前在大城市很稀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越来越大。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投入进行修缮,在保持建筑形制、材料不变的前提下,改善老房子内部条件。其次,对古民居的价值宣传需要加强。目前,那些居住在老宅子里的老百姓,由于居住环境得不到改善很少有感到自豪的。文化遗产保护不是各级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的共同事业,每个人都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权利与义务。

南喜涛说,一旦多方予以努力,天水古民居一定会走出目前的困局。记者也觉得,只有全社会树立古民居保护意识,有关部门能够借鉴其他地方古民居保护和旅游文化开发的成功经验,多路并举,多渠道筹资,对天水市现有古民居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院落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有效进入古民居保护和开发,天水市古民居保护就会走出目前面临的困顿。

对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体现出抢救意识,有些已经规划要拆的,但具有历史价值的、或仍保持民间古老建筑风格的街区民巷,一定要保留。要真正理解历史文化名城的涵义,它不仅指有几处文物古迹,更要有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街区民巷,如果这些都消失了,就割断了历史的脉络,历史文化名城也就失去了意义。

——罗哲文(国家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新闻推荐

武山劳务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特约记者何辉【本报讯】日前,武山县劳务培训基地参加完民用建筑培训班的咀头乡何尧村农民何军保,经县劳务办帮助介绍,在县内一家建筑企业找到工作,日工资100元。上半年,武山县共输转城乡...

武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