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牵手 扶贫花开 天津天水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成效凸显

天水晚报 2019-07-31 16:16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彬霞

天水是全省农业大市,也是劳务输转大市。自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开展以来,天津市与天水市两地携手攻坚克难,精准发力,大力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通过提高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工作成效已凸显。

在清水县人社局劳务工作站,求职人员正在了解就业信息。

搭建协作平台 让就业渠道更畅通

7月22日,在清水县人社局劳务工作站洽谈室里,天津市河北区驻清水县劳务工作站站长崔婧正在给清水县郭川镇韩坪村毕业大学生韩旭锋推荐适合他的工作。在多个工作岗位中,韩旭锋最终选择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当保安。

重新找到工作的他,脸上难掩喜悦之情,他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是建档立卡户,他大学毕业后便奔向大城市打算闯出一片天地,但因遇拖欠工资、企业效益不景气等原因,工作都无法长期干下去。“近期回村里后,我听到好多同龄人到劳务站找到了工作,工资高、待遇好,而且能长干。今天一大早便过来也碰碰运气,不成想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韩旭锋说。

据悉,今年初,市人社局组织相关人员专门赴天津市人社局就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项目进行对接,形成了《天津市人社局和天水市人社局对口支援对接会议纪要》,并与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签署了《劳务协作框架协议》,为加强两地劳务协作夯实了工作基础。在6月26日,天水市举办了主题为“搭建就业桥,共圆脱贫梦”东西部扶贫协作2019天津·天水专场招聘会暨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天水办事处挂牌仪式,天津市6个区为驻天水市帮扶县区劳务协作工作站授牌。同时,为拓展京津冀、环渤海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提升天水市转移就业质量和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天水市在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甘肃省天水市转移就业基地,6个受帮扶县区分别在天津对口帮扶区建立了劳务工作站,为更好的服务于天津协作区的用工企业和天水市求职者搭建了良好平台。

注重技能培训 让群众成为“手艺人”

当天,清水县远门镇政府大院里,电焊工、果树管理两个培训班里挤满了前来听课的群众或贫困户,大家认真地听着讲台上老师深人浅出的讲授,遇上贴近实际的问题,教师还组织大家积极开展讨论。

远门镇单魏村建档立卡户魏文辉当天专门是来学习电焊技能的,“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我家栽种了产业苹果树,并挂了果有了收益,让家里的贫困现状有了明显改善。不过,我想让家里的经济条件变得更好些,便前来学习电焊技术打算去天津务工,争取日子越过越红火。”魏文辉向记者说道。

据市人社局规划财务科负责人介绍,两年来,在天水市6个县区精心组织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各类培训。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输出”的培训模式,培训结业后,根据本人意愿积极推荐到协作区企业或“扶贫车间”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开展东西协作培训21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数1372人。同时,天水市紧抓春节后农民工集中外出务工的时间节点,在6个县区举办招聘会。截止目前,全市共组织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23场,组织邀请天津市企业进场211家(次),提供岗位10135个,求职人数达到15884人,达成意向人数3447人。截至目前,全市6个县区向天津市帮扶区对口输转劳动力4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数88人。

发展扶贫车间 让贫困户就地就业

在甘谷县六峰镇东谷亮丽智能照明系统扶贫车间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巩玉合告诉记者,她得知村上开办了扶贫车间,第一时间前来报名,曾经在电子厂里工作过的她很快掌握了技术,从留守妇女转变成了生产线上的女工。据该公司副总经理牛虎康介绍,扶贫车间计划5年内解决当地150人以上就业,让更多人实现一人工作、全家脱贫的美好愿景。

据悉,天水市通过争取帮扶资金、生产订单等多种方式,积极创建东西部协作式扶贫车间。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认定东西部协作式扶贫车间93家,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424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906人。

天津有资本、有技术、有市场,天水有资源、有生态、有劳动力,两地优势互补,已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对接,使扶贫劳务协作工作真正落实。通过多方位对接,使天津与天水两地的兄弟情义更深,携手共同朝着同步全面小康大踏步前行。

新闻推荐

天水市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打造“食安天水” 保障群众“舌尖安全”

本报讯【记者李旺旺】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四个最严”要求,以建设食品生产“透明车间”、推行食品流通“阳光仓储...

清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清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