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答题竞赛试 题

天水日报 2018-07-30 12:25 大字

本试题共50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请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正确答案。

1.天水市是哪一年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奋斗目标的?()

A.1990年B.2005年

C.2011年D.2016年

2.“全国文明城市”是由哪个部门批准表彰命名的?()

A.中央办公厅B.中共中央宣传部

C.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D.中共中央组织部

3.“全国文明城市”几年评选表彰一次?()

A.3年B.2年

C.1年D.4年

4.天水市在哪一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

A.2012年B.2016年

C.2017年D.2018年

5.目前,天水市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取得的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是()。

A.省级文明城市

B.省级文明城市标兵

C.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D.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6.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将在哪一年进行?()

A.2017年B.2018年

C.2019年D.2020年

7.下列哪一项不是《测评体系》对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办法?()

A.座谈汇报B.网上申报

C.实地考察D.问卷调查

8.申报参评全国文明城市的先决条件是()。

A.取得并保持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B.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绩显著,测评总成绩达到85分以上

C.获得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D.全市GDP连续三年全省排名前三

9.天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阵地是()。

A.秦州区、清水县

B.秦州区、麦积区

C.秦州区、秦安县

D.麦积区、清水县

10.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群众,最基本的立足点是一切依靠群众,最终的落脚点是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事,需要()。

A.全市动员,全民参与

B.群众参与

C.从领导带头做起

D.企业帮扶

11.市民是城市的主体,()的高低决定着城市的文明程度。

A.文化程度B.市民素质

C.发展水平D.管理制度

12.市民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党员干部起()作用。

A.领导B.模范带动

C.带领学习D.协调

13.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A.城市整体环境卫生程度

B.城市整体文明程度

C.城市整体经济建设程度

D.城市综合实力程度

1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B.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

C.促进文化交流

D.提升城市对外形象

15.对志愿服务“三关爱”主题的正确表述是()。

A.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家园

B.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C.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家园

D.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自然

16.以下不属于“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是()。

A.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

B.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

C.文明交通、食品安全公益广告

D.法律法规宣传公益广告

17.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注册人数占比()以上。

A.7%B.8%

C.9%D.10%

18.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依据是()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

A.《全国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

B.《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C.《甘肃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D.以上都不是

19.()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20.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以()方式进行。

A.明察B.暗访

C.抽样D.委托第三方

21.文明城市的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集体参观的未成年人要实行()。

A.适当优惠B.免费开放

C.半票参观D.全票

22.下列哪一项不是《测评体系》对执法监督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开展文明服务提出的要求。()

A.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B.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C.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无慵懒散拖现象

D.当天事务当天办理完毕

2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

A.广大市民B.机关事业单位

C.领导干部D.城镇居民

24.下面不符合接受问路礼仪要求的是()。

A.接受他人问路时,注意倾听对方请求,指明交通线路

B.自己不清楚或不确定的,应致歉意并代为请其他人予以帮助

C.把他人招呼到自己跟前问路

D.不可对他人问路不理不睬或漫不经心随意指

25.网吧要在显著位置设置()。

A.标志牌

B.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警示牌

C.提示牌

D.宣传牌

2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群众对创建工作满意度为()。

A.≥75%B.>75%

C.>80%D.≥80%

27.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

A.个人品德

B.道德教育

C.道德实践

D.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8.志愿者精神是指()。

A.团结、友爱、互助、进步

B.团结、互助、创新、进步

C.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D.服务、奉献、自强、合作

29.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和支持率为()。

A.≥80%B.≥85%

C.≥90%D.≥95%

30.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

A.≥7%B.≥8%

C.≥9%D.≥13%

3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市民对义务教育满意度达到()。

A.≥75%B.≥65%

C.≥55%D.≥50%

3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建立健全()“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A.学校、家庭、社会

B.学校、企业、家庭

C.社会、社区、家庭

D.学校、社区、家庭

33.文明城市工作要求()的城市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

A.70%B.80%

C.90%D.100%

34.全国文明城市实行(),届期测评复查。

A.属地管理B.综合管理

C.长效管理D.动态管理

35.《测评体系》规定创建活动的群众参与率要()。

A.≥70%B.≥80%

C.﹥90%D.≥95%

3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广泛开展()活动,大兴读书学习之风。

A.全民购书B.全民健身

C.全民阅读D.全民学习

37.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准。

A.第一B.主要

C.具体D.基本

38.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要求对文明单位实行()管理。

A.综合B.动态

C.常态D.集中

39.中小学校园周边()米以内无互联网营业场所,无歌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设施。()

A.100B.150

C.200D.300

40.《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人均GDP水平或人均GDP增速的要求是()。

A.等于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B.低于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C.高于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D.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41.《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要求是()。

A.等于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B.低于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C.高于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D.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2.《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党政机关带头参加公益活动至少()种。

A.2B.3

C.4D.5

4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城区主干道装灯率、亮灯率分别不低于多少?()

A.100%,98%B.100%,95%

C.100%,99%D.100%,100%

44.《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国民教育,生均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支出A级标准是多少?()

A.﹥700(元)B.﹥1000(元)

C.≦800(元)D.﹥900(元)

45.“三下乡”活动是指()。

A.送戏剧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

B.文化、科技、卫生下乡

C.机关干部下乡、医务人员下乡、技术人员下乡

D.送教下乡、送课下乡、送书下乡

46.行人横过马路时,()。

A.不能闯红灯,绿灯亮时在斑马线通过

B.可以不走斑马线

C.在绿灯亮之前抓紧通过

D.可在斑马线随时通过

47.交通路口红灯亮时,骑自行车者()。

A.如横向无其他车辆通行时,可以尽快通过

B.应在非机动车道的白线以内停车等候

C.应立即停车,车辆可以越过白线

D.在斑马线快速通过

4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明单位开展的“五个一”活动?()

A.“一堂”,建立道德讲堂

B.“一队”,建立志愿者服务队

C.“一桌”,文明餐桌行动

D.“一牌”,设置道德守礼提示牌

E.“一传播”,网络文明传播

F.“一点”,共建联系点

49.《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求城市市辖区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连续三年上升,或达到()。

A.90%B.80%

C.70%D.60%

50.《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荣誉称号,每获得一项荣誉称号得()分,6项以上(包括6项)得()分。

A.0.5,6B.1,10

C.1,6D.2,10

新闻推荐

永清堡遗址

□薛雨青每天起床后或闲暇时,我总习惯伫立在朝南的楼窗前,凝望那高高的永清堡。这不仅仅因为永清堡是一座仰韶文化的遗址...

清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清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