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寻访兰州老地名 昔日牧马场今日新城市

陇东报 2016-08-12 00:00 大字

马滩

马滩是七里河区的“三滩”之一,根据有关地质资料介绍,马滩与崔家大滩、迎门滩属于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夹河滩,这块土地在很多年以前就是明代肃王牧马的马场。自2006年,马滩被列为兰州市首批进行“城中村”改造的村之后,兰州老街、金茂广场、陇上名人园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扎根,在随后的10年里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俨然成为一副新城市的模样。

“老马滩”水患频繁、天灾不断

据七里河区供销社办公室主任崔学奎介绍,清光绪甲辰科进士王烜在《崔氏家谱序》里有如下叙述:“兰西二十里许有巨镇曰崔家崖,始盖荒陬旷漠区也,而襟山带河,蔚然胜地。崖以崔名……崖之下川平如掌,元至元年间,崔氏报垦为耕地。河流中大小草滩十数,有曰马滩者,崔氏所献明肃王牧马处,故以名焉”。此序以很简略的文字交代了崔家崖、马滩的来历,也就是说明代肃王在此牧马的马场,后来人们称为马滩,而非“兰州马滩就是茶马司临时圈马匹之地”得名。

马滩曾经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水灾。诸如1943年,田园房屋受灾,民不聊生;1964年、1978年、1993年均有人民政府发动社会各界抗洪救灾,甚至动用飞机、武警赶赴马滩灾区进行抗洪救灾。原因是黄河水以南北两条河道环抱马滩,南面的为汊河,北面的为黄河,马滩夹在黄河岛上。

崔学奎说:“早期的居民出入马滩非常不易,春、夏、秋乘坐羊皮筏子、木船过河。到了冬天,黄河冻结实后,人才可以通过冰面过河。农业合作化时期,在土门墩与马滩汊河上建起了木桥。80年代初期在马滩中街建起了钢筋水泥桥。1997年3月开始修建银滩大桥,2001年8月竣工通车。”

享誉金城的“韭黄之乡”

“马滩的历代先民曾从事过牧马、捕鱼、筏运、种植瓜果蔬菜等。”崔学奎告诉记者:“他们在蔬菜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期间砂田栽培时,种植的水萝卜、花缨子是菜市场上的抢手货;除了探索麦草(麦毛)、树叶等传统增温栽培方式以外,玻璃温室、阳畦、塑料大棚覆盖、地膜覆盖引进、实验、推广等蔬菜栽培技术比较早。”

“马滩尤以种植韭黄历史悠久。”崔学奎对马滩关于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历史颇有研究,许多都是鲜为人知的成绩:“有老人们讲过,解放前马滩种植韭黄的也就6、7家,其价格与猪肉、百合不相上下。解放以后,韭黄发展成了马滩的拳头产品,到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发展成了兰州的特产。1999年,马滩在兰州市成立了首家韭菜、韭黄协会,会长为俞世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滩已故的一位农业人才胡宗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还发明了土壤夹韭菜的耕作田间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了韭黄的质量和产量。”他说:“如今,韭黄虽已不在马滩耕种,为了不让先辈们辛辛苦苦积累的种植韭黄技术失传,马滩的年轻人胡宗龙、胡宗彪俩兄弟跨地区在武威民勤又开始继续种植韭黄,挑起了马滩新一代韭黄传承人的重担。胡宗龙、胡宗彪俩兄弟作为发起人,还于2012年12月成立了‘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韭黄专业合作社\’。”

同时,马滩也为大滩、崔家崖、龚家湾及兰州周边地区的韭黄等蔬菜种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兴盛时期,马滩韭黄的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产品销往新疆、西藏、西安等地。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方便马滩及周围农民群众的蔬菜销售及城市居民的购菜难问题,马滩村分两次建设了马滩蔬菜批发市场,为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作出了贡献。

“三滩”地下水源主要开采地之一

“马滩还曾经是兰州市‘三滩\’地下水源主要开采地之一。”据崔学奎回忆,在马滩最早出现的供水井始建于1963年5月,是由市自来水公司承担的开辟马滩水源地的任务,用以满足七里河、城关区人民生产生活需要。1965年10月,马滩水源地首批13口井建成投产后,由于地理位置独特、便于输送,市政府在土门墩建立了兰州市第三水厂。

记者了解到,到1974年底新建成的水源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出水井共计30眼,占三滩68眼井的44%,最深的水井能达到420米,而一般的水井深度仅有120米。后来,经过40多年的开采后,水源地的水位严重下降,水硬度逐渐变高,加上附近人为的采挖砂石和堆积倾倒生活生产工业垃圾,水质被严重污染。2009年,马滩和崔家大滩退出了水源地保护区行列,剩余的迎门滩也于2010年退出。

刘氏家祠——一本浓缩的马滩人文史

在马滩至今还长着一棵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白榆树,直径1.91米,树高12米,1985年被兰州市园林局建档,挂牌保护。据马滩老人们回忆,马滩先有此树,后有人居,老辈人称之为李家园(李家大榆树)。马滩主要由刘、徐、胡、管、朱、戴、于等姓组成,刘、徐两姓为本地望族。

“2002年11月的晚秋时节,在刘氏第十二代孙刘植(字非一,已故)的陪同下,我调查采访过马滩人口最多的刘氏家祠。”为了真正了解马滩这片土地,崔学奎数次前往了当地居民生活的最基层,这让他不仅得到了第一手的真实资料,更获得了心中那份对人文情怀的真切感受:“这座具有典型特征的家祠建筑群占地约600平方米,院内有三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柏树,正殿和东西陪殿错落有致,厨房、厢房、保管室俱全。”

“大殿门堂悬挂着清朝时期‘纲维人纪\’等四幅巨匾,为兰州五泉山人刘尔炘等人题写。”他一边回忆着当年的场景一边比划着手势,这让记者仿佛跟着他的脚步也走进了这座经历了沧桑岁月的地方:“祠内存有铸于清朝康熙四十七年间的古铁钟,康熙五十六年、五十七年铸的大、中、小古磬,敲打时声音洪亮。院内大门西侧矗立着一块高约2米,宽0.6米的刘氏序事石碑。正殿东西两侧的墙

上,镶嵌有木刻的《世系考》和《重建家祠序》,刘氏由明朝从山西洪洞县迁于兰州。”

“据祠中存放的《金城刘氏家谱》记载,马滩的刘家祠首建于清嘉庆四年,复建于光绪七年,再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修缮于1983年。”崔学奎的描述清晰准确,任何一点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家祠虽没有过多的雕梁画栋,但风格别致,无论从修建的年代、规模,还是古器、家谱等数量和保存的完好程度来看,可谓在市内罕见。1958年马滩第四生产队将刘氏家祠当作食堂和保管室,再加上刘氏诸位后人的精心呵护,家祠竟然奇迹般地躲避了数次劫难,得以完整的保留至今。”

《金城刘氏家谱》修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14卷,设序、碑记、世系考3目,其中有家谱序7篇,《重修家祠序》和《南湾祖茔碑记》各1篇。

“这里走出的刘姓人家在历史上出了不少人才,这与刘氏‘注重教育,尊师勤学\’的家风密不可分。”说到这里,崔学奎的讲述就像一个账房先生盘点家资一般:“如刘鹤年(1826年-1902年)字东皋,清同治十二年中举人。历任清水县儒学训导、洮州厅教授、四川知县,清廉有惠政,县民赠万民伞;后被聘为皋兰书院山长长达二十多年,造福桑梓,进

士孙尚仁等为其学生。光绪七年(1881年),在马滩修祠堂一座,大殿三间,树碑一块,悬匾额三块。其子刘少皋(1876年-1957年)名淑,晚号孔崖,甘肃优级师范学堂毕业,任兰州师范、兰州中学、兰州女师等教员,教国文,任教近30年。1953年聘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兰州龙尾山麓拾遗》等。刘注年(1910年-1989年)人称刘作头,幼时从崔家崖王氏学艺,擅长修庙、盖房、建造水车,工于雕刻、古建筑,一生勤奋好学,留心观摩古代建筑。解放后曾参加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兰州市工人文化宫、兰州市工人俱乐部(隍庙)等处的修建工作。”

未来马滩活力新城

兰州三滩(马滩、迎门滩、大滩)是七里河区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兰州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宝地之一,三滩地区的开发承载着七里河区委区政府对未来发展的整体构想。如今的马滩,位于七里河区西北角,正是“三滩”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兰州西客站仅两公里,是兰州当前仅存不多开发建设资源丰厚的区域之一。同时,今天的马滩还起着东进西出、构建大兰州战略、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价值的重要作用。

崔学奎说:“目前,兰州老街、真如博物馆、金茂广场、天源一号、鸿森商业广场、天正城市综合体、联通甘肃总部、三维数字中心、银滩花园、蓝岸丽舍、银滩首席中心、马滩·印象新城、马滩居民安置点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已相继落地,并陆续开工建设,建成后的三滩将展现一个功能现代、商业高端、业态丰富、生态宜居的活力新城,并将为七里河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报推出“寻访兰州老地名”栏目,解读兰州老地名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地名变化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同时,向广大读者征集老地名故事线索,如果您有有趣的故事或相关线索,请将您所知情况或联系方式发至兰州日报文体专刊部公共邮箱lzwt9655@126.com,或者通过电话13893356754、18919925482直接联系我们。

新闻推荐

寻访兰州老地名 昔日牧马场今日新城市

马滩马滩是七里河区的“三滩”之一,根据有关地质资料介绍,马滩与崔家大滩、迎门滩属于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夹河滩,这块土地在很多年以前就是明代肃王牧马的马场。自2006年,马滩被列为兰州市首批进行“...

清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