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水:大棚蔬菜提“钱”取款

甘肃经济日报 2016-05-16 00:00 大字

本报通讯员雷金锋

五月的清水,满目青山,山川大地到处是美丽的盎然春色,大棚蔬菜里一片郁郁葱葱,清水大地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发展势头良好。

在清水县白驼河流域蔬菜大棚基地里,***户刘银录一有时间就上地头,围着这些大棚蔬菜转。“大棚蔬菜抢的就是时间,抓住时令早点栽种才能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刘银录一边平整土地,一边对笔者说。

然而,红堡镇崔刘村蔬菜种植能手崔保存却有不同的看法。他种植的是山野菜,他告诉笔者,他今年务作了8个蔬菜大棚,主要种植了五叶、乌龙头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山野菜,买的人也比较多,一个棚大概收入在5000元左右。

白驼河流域设施蔬菜标准化基地规划总面积1000亩。土地平坦,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适合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已通过宝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00亩,建设大棚850座,作务农户420户,其中贫困户280户,以每座300元的价格向贫困户租赁,主要种植甘蓝、辣椒、黄瓜、架豆、五叶、乌龙头等,贫困户户均租赁大棚2座,年收益1.6万元左右。

白驼河流域设施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只是清水县的一个缩影。为了使蔬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清水县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解放群众的思想观念,创新干部的工作思路,提高菜农的专业技术。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聚焦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百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培训措施,增加农民增收渠道。

在清水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草莓种植户安锦峰一边采摘草莓,一边高兴地说:“我去年2亩地卖了6万元,最好的一天卖了7000元,而且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大棚面积,棚内草莓已开始成熟,抢鲜上市,由于草莓比较新鲜,也没有农药污染,每斤在25元左右,收入还不错。”

清水县通过建设农业园区,培育新品种、展示新技术,对全县的设施蔬菜和特色产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对草莓、半夏、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走出了一条棚室增收的新路子。

清水县农业局局长陈景华说:“在蔬菜种植上,我们抓政策扶持、抓项目管理、抓技术服务,在创建特色上求发展,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蔬菜生产,依托项目资金扶持,统一流转土地,集中连片修建日光温室、钢架塑料大棚,初步建成了白驼河流域、红堡安坪、永清温沟等6个蔬菜示范基地,全县年均种植蔬菜11万亩,总产值达2.4亿元。”

他还告诉笔者,全县已经累计流转土地4500亩用于蔬菜产业发展。特别是在泰山庙塬蔬菜基地建设上,将零散的2000多亩耕地集中起来,统一流转给高山蔬菜集团公司,集中连片发展甘蓝、娃娃菜、大葱等高原夏菜生产,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使蔬菜生产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清水县以建设甘肃省高原夏菜重点县和西部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为目标,紧紧围绕“川区田园化、基地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的要求,以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高原夏菜为重点,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积极调整结构,建龙头、扩基地、增效益,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推动该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已建成连栋温室3座,日光温室220座,塑料大棚3450座。建成红堡安坪、永清温沟、白沙马沟等12个蔬菜专业村,累计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1.2万亩,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0.88万亩。

新闻推荐

清水打造网上“妇女之家”

本报清水讯 近日,清水县妇联主动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倾力打造“网上妇女之家”,形成了“网上妇联”工作新格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群众希望通过新媒体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清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清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