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关注 “草根明星”:地方非遗传承路漫漫
缑红斌表演《木人摔跤》。 缑红斌整理道具。
台上,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草根明星”,拥有“粉丝”若干;台下,用有温度的文字去感知遗失在乡野村陌的地方记忆,让地方文脉得以存续与传承,则是身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成百上千年的传说能流传至今,刻在时代印记上的不仅仅是沧桑,还有浓浓的乡情。”他说。
“草根”的“粉丝”
“一更一点正好是一丝眠,忽听得锦鸡儿叫罢了一声喧……你在外面叫啊我在绣阁里听,叫得奴家好伤心……”
9月2日下午,婉约、凄美的民间小调声不时从清水县文化馆排练厅时断时续飘出。
“要尽可能理解这曲小调蕴含的意味,表演时,动作、眼神、唱词传递出的情感信息要很自然地往一起靠拢,不能有丝毫的牵强或生硬。”一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边做着示范,一边纠正学员的错误。
小伙子名叫缑红斌,今年28岁,除了清水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这个公职身份外,他还是当地屈指可数的“非遗”传承人和小有名气的“草根明星”。
近几年,因把《跑驴舞》、《木人摔跤》等几部在清水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一搬上了舞台,擅长捕捉和演绎民俗文化剧本经典桥段的“主角”缑红斌在这个小县城一夜成名!
“早上买早点时,遇到几名正往学校走的小学生,他们看到我后竟急巴巴地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让我签名。看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我又一次被感动。”缑红斌一脸真诚地说。
据缑红斌讲,这种原生态的“粉丝”追“星”,虽说近几年来在他身上已经上演过多次,但每一次都让他感动不已。
“这种感动,不是因为我从名不见经传变得家喻户晓,而是当地民俗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喜好和认可。”缑红斌心里明白,身为“非遗”传人,一旦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传播就有了根植的土壤。
眼前的他个头瘦小,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文质彬彬,如若不看台上演出,似乎很难把他和“明星”联系起来。
“表面看着不起眼,实际上骨子里都是戏,扮起‘角\’来更是入木三分,毫不夸张地讲,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是他的‘粉丝\’。”县文化馆一名工作人员在旁边打趣道。
据这名工作人员讲,去年,县文化馆组织搞剧本创作,缑红斌灵机一动,以***给贫困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为创作题材,几易其稿,最终,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小品《扶贫》一经演出,剧中他诙谐幽默的表演和剧中“父子”一正一反的情景对白,在引来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还把党的好政策通过剧情通俗易懂地在村民间进行了宣讲。
时间不长,《扶贫》由县里上报省里,代表全县参赛作品角逐全省第二届梅馨杯小品大赛奖项,最终喜获大赛三等奖,缑红斌个人也因此获得小品“新星座”荣誉称号。
“戏子”的春天
缑红斌在大学里学的是中文,表演是他的“童子功”,纯属业余爱好。缑红斌的父亲缑焕文以前在清水县秦剧团工作,是他学表演时的启蒙之师。小时候,跟着父亲下乡演出间隙,偶尔练练功、跑跑龙套成了他的童年趣事。
16岁那年,缑红斌初中毕业。因一心牵挂着舞台,他休学正式去县秦剧团学习曲艺表演,其间也尝试小品创作。
“首次听到熟人喊我‘戏子\’,就是从那时候正式开始的。”身份陡然间由学生变成“戏子”,缑红斌乍一听,当时心里感觉很不舒服。
也正是为了消除心里这份不舒服,他接下来的两年里练功格外刻苦。别人练一小时,他练三小时,其间受尽苦楚。两年后,乡村戏曲市场越来越萧条,面对可有可无的演出,缑红斌起初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当他回过头来想写写剧本时,这才发现自己文化课的基本功太过欠缺了。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同时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身边熟悉他的人对他“戏子”身份的定位,缑红斌重新返回高中课堂。
经过三年苦读,2007年,缑红斌如愿考入天水师范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了一名多才多艺的大学生。大学期间,他兼修舞蹈和曲艺,凭着“资深”的从艺经验,在他的倡导下,学院成立了由他担任导演的大学生秦腔戏迷团。时间不长,由他编导的小品《瓜儿子》系列剧,当时在学院红极一时。
大学四年,缑红斌创作的《甲流患者》、《万能诊所》等多部小品陆续问世,或参加全市文艺调演,或参加县里春晚,好评如潮。
2011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的缑红斌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昌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天,清水县文化馆向他抛出“橄榄枝”,缑红斌权衡再三,决定放弃读研,开始上班。于他而言,从那时起,他这个“戏子”的春天真正来到了!工作以来,热衷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他,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每年下乡演出多达百余场,成了群众眼里名符其实的“草根明星”。
抢救与挖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珍藏的记忆,同时也是一个地方文脉的延续。
据缑红斌讲,迄今为止,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木人摔跤”和300多年历史的“跑驴舞”,是当地颇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水“木人摔跤”,源于西汉,鼎盛于明、清时期,是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逢年过节,一些心灵手巧的木工艺人便将制作好的两个木人固定在木架上后,横放在躬腰隐身的一人背上,配以鼓乐,后在隐身人的操作下让两个木人“摔跤”,场面诙谐风趣。百姓依托这一民间活动,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纵观几百年的发展史,‘木人摔跤\’在经历了创始、发展、兴盛和衰落四个阶段后,由于传承人稀少,曾经有一段时间已游离在消亡的边缘。”缑红斌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一民俗活动已流传至全县各个乡镇,到了六七十年代,受特定历史背景限制,“木人摔跤”一度被打入“冷宫”,致使这一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在缑红斌看来,挖掘和整理这一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传承古代文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凡的意义。
父亲缑焕文是缑红斌学习“木人摔跤”时的第一任老师,之后,他又师承清水县著名民间艺术家乔长青、温湘江、胡思达。经过耳濡目染、悉心苦学,缑红斌成为清水县“木人摔跤”惟一的代表性传承人。
除此之外,他还是清水另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跑驴舞”的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跑驴舞》和《木人摔跤》一样,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缑红斌查阅资料后发现,究其来源,当地民间有两种传说,一种相传是民间艺人根据《八仙过海》中“张果老倒骑毛驴”编创,另一种则说是由陕西榆林流传至清水的。
据清水县志记载,民国时期,这一民间艺术已经在全县流传,盛行于解放前后。进入新世纪后,因后继乏人,传承形态逐渐式微。
保护与传承
据缑红斌讲,从上个世纪中期至今,清水县的老艺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从未主动放弃过。
对于《跑驴舞》,清水县群众曾这样比喻过:“‘跑驴舞\’是清水人饭菜中的盐,一时还真不能舍弃它。”
也有专家这样说:“看清水‘跑驴舞\’表演,有时你会觉得不是表演,而是群众真实鲜活的生活状态,可又一看,它夸张、浪漫的情调又是那样的远离生活……”
解放后,本是秧歌表演艺人出身的缑红斌师傅乔长青将“跑驴舞”大胆革新,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根据本地风情和生活情趣,创作了一批带有戏剧性的“跑驴舞”新剧目,其中《傻柱子接媳妇》流传至今。
1982年冬天,本土表演艺人温湘江、缑焕文等人,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傻柱子接媳妇》这个有明显缺陷又比较走俏的“跑驴”剧目,进行大胆加工、改编,使之变成了向往美好生活的“跑驴”新剧《喜回娘家》。
“我的‘跑驴舞\’道具是从父亲缑焕文那儿传下来的,到了我这一代,还不知它将传往何处。”说起一代代衣钵传承,缑红斌竟无限感慨。
据缑红斌讲,不论是《木人摔跤》还是《跑驴舞》,他目前都是惟一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保护和传承方面,自感肩上的担子很重。
“以前的动作较为刻板、单一,就表现形式而言难登大雅之堂。经过细心揣摩,我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动作、配乐等方面作了改良,现在《木人摔跤》中最为吸引群众眼球的‘木人上桌\’、‘二鬼打架\’、‘八路打鬼子\’等,都是后面自创的。”缑红斌说。
据他讲,自从小时候看父亲表演,到后来专门拜师学艺,他从事这些民俗文化表演已经十多年了,在这个过程中,出于好奇前来看热闹或短时间研习的年轻人较多,真正来学表演的却门可罗雀,传承方面青黄不接。
“也许是学这个给个人带不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表面上看也不风光体面的缘故,所以很少有人主动来学。”缑红斌说。
“一个非遗项目要健康传承,需要适合其发展的生态土壤,单靠个人之力远远不够。”缑红斌如是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去年起,缑红斌每周都会抽时间去附近幼儿园和小学,利用学校搞第二课堂的时间,去给学生义务教授民俗课,此举激发起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其中喜爱者不乏其人。
与此同时,每年正月十四这天,是清水县非物质文化展演的日子。三天年一过,缑红斌就会跑乡镇辅导当地村民排练,丰富群众春节文化生活。缑红斌讲,近段时间,他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排一个以“孝道”为主题,暂定名为《还肉》的戏剧小品。与此同时,清水首部“微电影”《丰收在网》正在清水开拍,他在剧中扮演二号人物。
“民俗资料现在看得也差不多了,等忙完这一阵子,‘跑驴\’里赶‘黑驴\’的过程要重新改编,好在明年春节期间顺利演出。”缑红斌说。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王兰芳
新闻推荐
花石崖,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几次动议要游花石崖,未曾如愿,一次偶然的采风活动,我到了位于天水市清水县城东南35公里的陇东乡土寨子村的花石崖,算是圆了我的游花石崖的梦。&nbs...
清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清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