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致富“金果果”
4月9日,尽管是阳春三月,但呼呼的西北风仍让人感到阵阵凉意。草莓种植大户蔡志学的大棚里却是蔓绿果红的春景。一进大棚,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绿油油的草莓叶子下,粉红色的草莓娇艳欲滴,朵朵小白花隐隐约约躲在绿叶中间,分外惹眼。
蔡志学喜上眉梢:“今年年景好,没出现倒春寒,非常有利于大棚草莓的生长与管理,三个大棚这一季的草莓收入应该能够达到七万元。”蔡志学今年种了三棚草莓,一个大棚占六分地,能产4000斤左右。
“现在的草莓都是几年来筛选留下的口感好,个头大的优良品种,在天水已经有一定的名气了。离上市还有半个月呢,这几天我每天都能接到好多订购电话,18至20元一斤也供不应求。一篮子四五斤,专门找到地里来买的人,一次就得买四五十篮呢!”蔡志学略有些得意地笑着说。
作为当地最早开始种植大棚草莓的村民之一,回想起刚刚种大棚草莓的时候,蔡志学感触颇深。今年42岁的蔡志学是红堡镇蔡湾村人,18岁时就跟着父亲在当时清水县一中的农场里干农活。1996年,蔡志学无意间在一名老师的办公桌上看到一期《北方果树》杂志,里面介绍了辽宁丹东的草莓种植技术。
“那时我们当地农民只是在苹果树下零星种植些露天草莓,采摘一盆卖二三十元就觉得利润好得很。看到规模种植草莓技术,我就挺动心的。”怀着忐忑的心情,蔡志学试着给辽宁丹东果树研究所打了电话,花500多元订购了一批草莓苗。由于在长达半个月的运输途中积压太久,这批草莓苗种下去后成活率只有40%,不甘心的他又订购了第二批。从1998年起,他又在自家地里开始尝试用简易大棚种植草莓,逐渐掌握了草莓育苗技术。
“这几年,最多的时候草莓品种达到8个,在实践过程中淘汰了一些不好的,现在只保留了‘童子一号\’、‘玛利亚\’和‘哈尼\’3个品种。”蔡志学说,现在顾客对草莓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种植过程中他始终不断调整品种,适应市场需求。
种植草莓让蔡志学尝到了甜头,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带动了周边农户。靠种植大棚蔬菜和草莓,如今蔡志学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洋楼,除去给上大学的儿子、上高三的女儿交学费和家里的生活开支,每年还能存个七八万。在他眼里那一串串鲜艳的草莓就是一颗颗能发家致富的“金果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晓玲】4月18日,天水市召开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通报全市打击传销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今年全市打击传销工作。副市长温利平主持会议并强调,全市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
清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清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