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平凡人的大爱——“天水志愿者爱心联盟”的凡人善举

天水日报 2014-01-26 08:30 大字

帮贫济困与爱同行

【镜头1】2014年1月11日,周六。刚刚进入“三九”的天空飘着雪花,天气寒冷,一会时间耳朵就冻得又痒又烧。早晨8点,天水志愿者爱心联盟的志愿者们就在南大桥下集合了,没有人迟到。这是团队2014年的第一次爱心活动,他们要前往清水县贾川乡窦屲村,看望帮扶12岁的小男孩窦瞳,这也是记者第6次全程参加爱心活动。

“窦瞳3岁时被养父收养。养父今年70岁,老伴得了重病常年不能下地,里里外外的重活都是养父在操持,一家人务农为生,供孩子上学,经济十分困难。窦瞳学习特别好,上次去时,老人的腿不幸被旋耕机所伤,舍不得花钱,只用碘酒擦拭,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在路上,队长小裴一边介绍情况,一边再三叮嘱记者“我们是自愿帮助困难人,队员们不想上报纸宣传,这次接受采访,是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山区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学生。”

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到了窦瞳家,一进门,贴满墙的奖状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温馨和活力,学习之星、语文进步奖、数学进步奖……“娃娃很争气,年年都得奖,越来越懂事了。”窦瞳的养母正坐在炕上吃饭,见志愿者们到来,赶忙放下碗,招呼我们坐下,介绍起了窦瞳最近的情况。这次志愿者们为窦瞳准备了过年的新衣服以及饼干、面包。当天窦瞳去学校领放假通知书了,记者没能见到他。

“你们太有心了,每次来都拿这么多东西,咋感谢你们呐……”当窦大爷从志愿者手中接过米面、400元善款的瞬间,眼眶湿润了。

“我们帮不上大忙,就这点心意,有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志愿者张涛留下电话号码。

窦大爷的腿不好,却执意把我们送到了村口。

去年7月份志愿者收到过窦瞳的感谢信:“尊敬的哥哥姐姐们,正是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爱,让我更加有信心努力地学习,这一切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一个闪亮的路标……你们帮助过的孩子窦瞳”。生活的贫困并没有影响窦瞳的成长,让人欣慰的是年仅12岁的孩子已懂得感恩。“只要他继续读书,上高中、念大学,我们一定想办法资助他”,回来的路上,大家一直在讨论下一步如何帮助窦瞳。

【镜头2】2013年12月13日,吃完晚饭,大家准时来到志愿者单守敏的工作室开会,商量第二天把秦州区藉口镇埂子小学的14名孩子接到城里过周末的事。为了做好活动的每个细节,并节省开支,3个星期以来每隔两三天大家就要碰头,单守敏把自己的工作室贡献出来当会议室,募捐来的文具、衣服都放在这里。

“再确定一遍时间”,“去接孩子的人必须6点半集合,山里黑得早,路上两个小时,所以下午3点一定要往回走……新华书店买书一小时,吃饭、互动一小时,森林体验馆要时间长些”,“四个人去接孩子,其他报名的人在新华书店门口等,每人负责一个孩子的安全”,“吃饭最好以清淡为主,怕孩子消化不了”,“明天预报有雪,公园的项目得随机应变,太冷就取消”……为了保证孩子安全、愉快地过周末,8个骨干一直讨论到10点钟。这次还给17个孩子准备了新年的棉衣;负责联系午饭的队员最终说服餐厅给孩子的饭每桌打8折,志愿者则自己掏钱吃一碗面条;他们花了200块钱租了辆11座的面包车,3名队员也贡献出了私家车。“有些人捐了款不能参加活动,他们很信任我们,必须精打细算,每一分爱心款都要花在应该花的地方”,这早已是大家伙的共识。

等志愿者把捐助的字典、书包、棉衣搬上面包车时,已过了晚上10点半。

14日早晨6点钟,志愿者们已经行进在前往藉口镇埂子小学的路上。

【镜头三】2013年8月4日,天气干燥炎热,早晨7点多钟,志愿者们拉着满满两卡车募捐的衣服、生活用品、食品,前往7·25暴洪灾害中受灾严重的秦州区娘娘坝镇望天村和望天安置点。

去望天村的路有好几处被冲毁了,车辆行走得异常艰难,为了减轻重量,避免车子陷入泥里,好几处路段都是人推着车走。就在到达望天村时,唯一通往村里的桥被洪水冲毁了,物资没法送进村子。

“村里还有几户人,得把东西送过去。”队长小裴和大家商量着,决定让志愿者郭怡蹚过河去村里了解情况。为了尽快将救灾物资发放到村民手中,他们最终通过协商,借用工程队的挖土机把物资一点一点送到对岸,再由村民搬回家去。

下午两点多钟,分给灾民的一卡车物资全部运送完毕,精疲力尽的志愿者们匆匆吃了点自带的干粮,又赶到了望天安置点,和镇、村干部一起把另一卡车的衣物、食品发放到了受灾村民手中。

傍晚6点钟,忙碌了一天的志愿者们在返回途中都在车上睡着了。

回到市里,他们还要连夜加班整理仓库里的爱心物资,以便第二天能及时将受灾物资送到柳林村等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手中……

不同群体同样的爱

天水志愿者爱心联盟团队里的志愿者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17岁,他们中有些人自己生活也不是很宽裕,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努力,那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队长小裴今年35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练,他做公益已经有5年时间,2013年初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通了“天水志愿者爱心联盟”QQ群,在献爱心这件事上他毫不犹豫,第一次去秦州区籍口镇寨柯小学探路,山路不好走,不是石头就是坑,他自己开车载着3名志愿者就进山了,由于车的底盘太低,磕磕碰碰,来回修车费就花了3000多元。他笑着说:“就是可惜了,这钱要是捐给学生就好了。”近一年里,志愿者们十几次前往这所全部是留守儿童的学校,在他们的帮扶下,教室的墙变白了,还贴上了城里孩子才有的英语学习海报,桌椅变新了,电铃、玻璃装上了,孩子们的字典、文具、书包、体育用品也陆续送来了。每到逢年过节,志愿者们就带着慰问金慰问学校的民办教师王老师,总觉得他靠500多元的工资生活不容易。

小裴总有那么一股力量能把队员们凝聚起来,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到现在150多人,大伙打心眼里敬佩他、相信他,叫他“皮主”,只要是队长组织的活动,志愿者们就一门心思跟着干,捐物、捐钱、出力一个个争着上。队长的车就是团队的“长工”,募捐的爱心物资每次都塞得满满当当,愣是没见他心疼过。每次捐钱他都是第一个,多则1000元,少则500元,跑腿出力的活也没少干,舟曲泥石流灾害期间,他和几个战友前往舟曲支援。说起个人大事,他变得腼腆起来:“现在还单着呢,家人朋友介绍过好几个姑娘,没有闲时间,周末假日不是和大家碰头商量帮扶的事,就是往农村跑送爱心物资,对象的事最后都不了了之”,他笑笑说:“家里人催也没办法,团队的事不能停下来啊。”

高峰是位出租车司机,每次活动前他都会抽时间买些生活用品、食品用于捐助,大家特别尊敬他,都爱叫他“老三哥”。泥石流暴洪灾害期间,他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早晨开车把几个教师志愿者分别送到兴隆安置点、太京中学安置点支教,给学生做心理辅导,晚上再接回来;先后5次同队友跑灾区送物资,装车、扛东西,一点不含糊;除了自己捐物资,还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捐款捐物,在他的感染下,好多人主动打电话询问捐赠的事。

交警李建华每天都要上路执勤,没时间去农村参加爱心活动,可捐款他一次都没错过,每次都要往爱心账户里汇500元,今年1月11日去清水慰问的米、面、油就是他捐的。

虹虹是位高中生,7·25泥石流的那段时间正值暑假,小姑娘跟着大哥哥大姐姐干得很起劲,冒着酷暑天天在兰天广场跟志愿者们一起募捐衣物,两个多星期一天没落下。“我们只收衣服、生活用品和食品,白天在城市广场,晚上在天河广场,谢谢您的爱心。”她告诉记者,志愿者每天轮班蹲守在募捐点,每班7、8个人,一下午要接待几十个人的询问,前来捐东西的人都要登记姓名和物品数量,最多的一天收了几百包的衣服、棉被,还有食品,“每天整理东西我都特别感动,特想哭,灾区有难,可整座城市都在支援、在行动,社会还是好人多……”

这些普通的志愿者们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慈心善举无声地汇聚着时代的正能量,在充满爱心的路上快乐前行……

“践行的是社会责任”

“曾经有过特别困难的时候,人员不够,资金有限,每搞一次活动,每个环节都不敢马虎,很操心,毕竟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想过放弃,幸好大家一路互相鼓励,看到每个队员坚定的眼神,看到那些接受我们帮助的学校、困难家庭里孩子天真的眼神,还有那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社会群众这么相信我们,就不敢再放弃了,总觉得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推动着我们一路走来,今后要做得更好……”采访中队长小裴告诉记者。

“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花3天时间把支出明细统计出来向大家公布,接受监督,”爱心账户管理员刘欣说:“每天都有人往卡里汇款,有人打电话要捐东西,每捐一笔记录一笔,然后把捐款捐物人的姓名和所捐的数额公布在群空间里,一点不能马虎。”

一年多来,这个团体建章立制,越来越正规化,有专人负责爱心账户,有会计、出纳、管理员,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申请加入爱心志愿者联盟,公益事业越来越被普通市民关注,这是令人最欣慰的。但是大山里的孩子越来越少,起初一个学校还有三四十个,现在大多都只剩五六个,一直帮扶的寨柯小学就只剩两个孩子了,爱心活动一定不能停,这是大家的期待和寄托,要想用有限的资金使更多的人得到最有效的帮助,就必须要转型!

爱心团队转型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个队员眼前,小裴说,队员们已经讨论过多次,对转型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新的一年,除了吸纳更多的人参与爱心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以外,还想资助那些品学兼优,但没经济能力读高中、上大学的孩子,他说:“最困难的就是资金不足,仅靠团体这100多名志愿者,能力肯定有限,我们准备在资助对象和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中间牵线搭桥、结对子,让成绩优异的孩子走出大山,受更好的教育,将来回报社会、建设家乡……”

“我们这些志愿者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是‘善\’的力量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利用闲暇时间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和谐社会,与其说是奉献爱心,不如说是践行社会责任。”裴队长的话饱含着深情和感动,沉默了一会他坚定地说:“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只要能给有困难的人些许帮助,孩子有学上、生活得好,再崎岖、再长的路我们也要去走,再难的事也要干下去……”

【记者手记】

但丁说过,爱是美德的种子。

志愿者们让爱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不计代价、不问回报地去帮助别人,从每月并不富足的工资里拿出几百、上千元自发捐款,牺牲周末的时间踩点、献爱心、助人为乐;在参加了几次志愿者活动后,我找到了答案——是爱的力量,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回归。

或许就像他们说的,可能在经济上不能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太多,但能把爱的种子留在每个人心里,让孩子们从小懂得感恩,每个人的付出就很值得,那些笔迹稚嫩的感谢信、红艳艳的锦旗,就是志愿者们最好的收获。

采访中经历过太多的感动和温暖,很多故事还没来得及用文字书写,比如秦安姑娘多多每次参加活动都要从秦安赶过来,晚上还要返回去……

四季有冷暖,但我们每个人却可以选择让内心的四季温暖如春,我们的社会不冷漠,因为有很多的人正在传递和感受着推己及人的正能量。有人说,慈善不只是捐款,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是一次自我改变,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互相帮衬,奉献爱、分享爱、传递爱,世界会更加美好。正如天水志愿者爱心联盟队员们的口号:让我们心手相连、与爱同行……

公务员、厨师、打工者、生意人、教师、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身份,却因为一个共同的心愿走到了一起。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2013年初,天水市10多名年轻人自发成立了“天水志愿者爱心联盟”,一年来,已有150多名志愿者加入爱心联盟,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爱心活动18次,参与者达1000多人次,捐助现金和物资6万余元,出动车辆200余次,足迹遍布天水市五县两区,帮助贫困留守儿童、困难教师、残疾群众、孤寡老人。去年7·25暴洪灾害期间每天有20多个志愿者分布在市区两个募捐点和兴隆、皂郊、太京3个安置点进行募捐、支教,其善举得到了民政部门的表扬,市民给予他们高度评价——

□本报记者马放

新闻推荐

又到一年播绿时甘谷县旅游局的余名干部近日来到甘谷大

...

清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