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警惕!地质灾害洪灾过后的另一种危险 □本报记者 王红梅 实习生 梁超 魏雨潇

天水日报 2013-08-11 08:34 大字

8月3日早晨7点左右,清水县黄门乡薛堡村薛家自然村背山薛家堡子出现区域长约150米的裂缝,至12时16分,裂缝由最初的50公分下滑到2米左右,当日下午14时30分下滑最大处约达18米,滑坡土方量约23万立方米,致使部分村民房屋受损、护坡毁坏、大树倒伏,直接威胁该村20户110人生命财产安全。面对2小时下滑16米的灾情,县乡村干部紧急动员,于8月3日下午将群众及其物资全部安全撤离并妥善安置。8月4日,该山体滑坡仍在持续。

薛家堡子的滑坡,是暴雨过后留下的“后遗症”。自入夏以来,天水市多次遭遇强降雨天气,全市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量已超过往年全年正常降雨量,加之7月22日岷县、漳县发生的地震波及天水市,自7月25日第四次暴雨袭击之后,这些因素诱发了天水市群发性山洪地质灾害,仅7月25日一天,天水市两区五县就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630起,其中,威胁生命财产的地质灾害有257起。

8月1日,中梁乡草胡村上草自然村一山体发出巨响,随之出现裂缝,并伴有下滑迹象。至4日,发现该山体已出现长200余米,宽0.8米的裂缝,且出现约2米左右的山体下错平台,险情严重加剧。中梁乡政府工作人员及时与马周村联系,将受险情威胁的102户430位村民及时转移安置。

7月29日17时许,麦积区伯阳镇龚坪山韩河村发生了长约1公里、宽约30米的山体滑坡,塌方体宽约300米,土方约130余万立方米,并将流经的毛峪河堵死,形成长1200米、宽30米、深14米、蓄水量约42万立方米的堰塞湖,威胁下游4个村800户2028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迫使当地对群众进行紧急转移和疏散安置。

7月25日上午8点15分,秦安县莲花到叶堡的公路186公里+800米处(静宁县仁大乡杨家湾村境内)西侧山体发生滑坡,塌方达五万多立方米,不但使交通中断,还堵断了河道。到当日上午11时,滑坡仍在继续。

……

虽然暴雨暂时停歇,但是各种地质灾害仍在不间断地发生。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防灾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张家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天水地横跨秦岭北缘和陇中黄土高原,黄土结构松软,容易耕作,土壤肥沃利于植物生长,但这也是它的弱点,使它容易被侵蚀,发生水土流失。而天水这几次的强降雨致使丘陵区及基岩山区上覆盖的黄土层、残坡积土高度饱和,结构离散度增加,形成软弱层或滑动面,在土质层本身收缩和外力如风吹、震动等作用下,容易诱发滑坡、崩塌、土洞型地面塌陷等次生灾害。

张家峰说,他所带的排查队现在主要在秦州区娘娘坝镇进行排查工作,看到原先翠绿的山脉如今满目疮痍,作为地质工作者,心情很沉重。截至目前,他们在娘娘镇共排查了灾害点252处,约有100处属危险性隐患点。

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自灾害发生后,省国土资源厅高度重视,及时派出工作组和市国土资源局共同组成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天水前方工作组。同时,由省地矿局一勘院、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建材甘肃总队、市国土资源局及各县区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组成20个排查组,先后投入300多人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工作,重点排查受降雨引发的新生地质灾害隐患点。截至8月4日,全市两区五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345处,其中自“6·19”暴雨后新增群发性地质灾害712处,滑坡418处、泥石流100处、崩塌103处、不稳定斜坡86处、地裂缝3处、地面塌陷2处。

中国建材甘肃总队负责排查工作的孟武总工程师是在“7·25”暴雨之后,于当日下午5点多钟第一批进入娘娘坝镇通讯道路中断的村落进行地质灾害勘查的小组成员之一,他们一行4人在路不通、灾情不明的情况下历时4个多小时徒步进入李子园,对李子园周围山体进行了地质灾害排查。

“当时我们进去时,荣光村原有路段阻塞,桥也冲断了,人只能依靠缆绳过河,房屋损毁十分严重。其实此次灾害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也是情理之中的,本来天水市大部分地区属于陇中黄土高原,地质环境脆弱,再加上前几次暴雨使土壤超饱和,侵蚀沟蚀严重,同时受‘7·22’地震的影响,原先的岩体结构被地震破坏,形成了松散的堆积物。”孟总工程师说,黄土梁峁沟壑区是天水市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这种地质在黄土层雨水饱和后,岩石层渗水能力弱,相当于一层隔水层,形成软弱的结构面,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在“7·25”以前,有许多山体因为植被好,地质结构相对稳定,未被列为灾害易发区。但在这次暴雨后也发生了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等不同的地质灾害,这也与“7·22”嶂县泯县地震波及天水市引起地质结构松动有关。

孟武总工程师介绍,天水降水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弱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0mm左右。并且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具有随地形增高而增加的趋势,年内降水量分配极为不均,这也是山区为什么极易引发山洪的原因。

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储量环境科刘鸿科长介绍,去年12月底,天水市的北山因为土质疏松,发生了山体滑坡。因此今年国土资源部门及早做好准备应对灾害,将观测、排查和巡查工作从6月份提前至4月份。在“6·20”暴雨之后,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各县区基层单位加大对地质的监测工作,对很多山体都进行了拉网式检测和排查,尤其是对一些威胁人居地的隐患点进行24小时监测。像今年麦积区大沟村发生的25万立方米泥石流,就是做好了预防措施,才能在险情发生之初及时预警,镇村干部组织得力、撤离迅速,全村200多户涉险群众第一时间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未造成人员伤亡。

在谈到麦积区新阳镇赵庄村发生滑坡灾害形成的堰塞湖时,刘鸿告诉记者,由于该段塌方面积大,土质松软,依靠堰塞湖自身缝隙排洪有点慢,为了加快排泄堰塞湖内的洪水,8月5日,他们已经请消防支队用高压水枪将湖体的排孔击大,让湖内的洪水尽快流出,以防再降大雨引发决堤,尽快解除隐患。

在分析今年因强降雨造成的各种地质灾害成因时,刘鸿说,其一是因为天水市地质地理层的特殊结构的特性,即天水市的山体多属于上层土质下层岩石,土壤吸水力达到饱和,两种结构间就会形成分离层,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这样的地质灾害。其二是现在的农村,依山而居的农民在盖房子时,经常改变山势的边角。不要小看这山势的一点边角,其实是一片坡地的关键支撑点,当这个支撑点没有时,遇到特殊情况山体、坡地极易发生地质灾害。

采访中,多位地质专家说,今年受灾最严重的秦州区娘娘坝镇,因为多年来干旱,河道改变,一些村庄将原本属于河床的地域改变用途,种田盖房。随着流砂和其他杂质的堆积,使得河床高于村庄部分住宅地基,当洪水来临时,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洪水自然就会漫延。就目前一些看到的情况而言,很多地方的沟渠被泥石流填满了,如果天水市还有暴雨,将存在非常大的隐患。

总工程师张家峰说,目前天水市主汛期还没有结束,这种地质松软状况要持续到10月份以后,地质随着汛期结束才会慢慢夯实。在现阶段,如持续集中强降雨、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地震波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都会引发地质次生灾害的发生,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不能松懈。

刘鸿说,在今年汛期结束后,市国土资源部门将请省级以上有甲级资质评估的地质勘察单位,对天水市灾害隐患点进行勘察评估,根据实际灾情提交政府部门,制定具体治理方案。对于已经不适宜人居之处,将建议政府对该地居民异地搬迁。

总工程师孟武在谈到这次地质灾害原因时,也谈到如今农村盖房,大多是二层以上,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有些农村的房子盖到三四层,使地面负荷加重,打破了原先土层的承载力,影响了坡体的稳定性。谈到对地质灾害治理的建议,孟武说,建议尽快有规划性、分批次地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合理设置工程设防标准。村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防治工程,设计标准不低于50年一遇,并应先于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尽快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从根本上遏制地质灾害日趋严重的形势。建议天水市各重建规划编制部门之间相互多沟通、协调,加强部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信息互通,特别是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过程中建设、水利、交通、国土等部门要有统筹规划意识,保证项目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避免重复列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新闻推荐

8月12日,清水县陇东乡梁庄

...

清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