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
“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记清水县山门镇白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根才
“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
本报通讯员 付良君 朱海媛
位于清水县山门镇西北部林缘区的白河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94户513人,长年散居在高寒阴湿的林缘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基本上都在贫困线以下,最低的不到千元。就是在这样一个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贫困山区,党支部书记李根才,担任村支书13年来,带领群众诚实劳动、艰苦奋斗,使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680元提高到现在的2300元左右。
“对我们贫困山区来说,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这是李根才在回答我们提出的“在这样贫穷的地方,你如何使全村群众都能脱贫致富、和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这个问题时说的话。他说,这种精神就是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我们只要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不会拖后腿。
作为一个贫困山区行政村的领头人,李根才深深地感受到“人最怕的不是贫穷、不是落后,而是懒惰,不求上进”。白河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长期的自然经济状态使老百姓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他们缺乏思变求富的愿望,甚至没有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李根才从当上村党支书的那天起,就暗暗下决心要带领大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十几年来,先后架起了2座桥梁、挖通了7座涵洞、修建了村道,同时兴修水利,引进农业科技,初步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关怀下,争取了近400万元修建从山门镇到白河村轩辕谷景点12.8公里的乡村道路,目前已经开工,预计今年10月即可通行。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地膜玉米的亩产仅在400公斤左右,依靠种植业只能维持一个很低的生活水平。面对这种状况,李根才带领乡亲们千方百计寻找新的致富门路,尤其是近几年,积极发展养殖业,现在村里已有了几个养殖大户,其中雷世平养黑山羊60多只,袁应才养杂交奶羊30多只。养牛在7头以上的有4户。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良好,乡亲们也看到了希望。同时,李根才还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重点,鼓励年轻人走出大山,到外面去打工创业,近几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到113名,大多数在包头、乌鲁木齐、西宁等地从事建筑、搬运等行业,年收入大都在1万元以上。李支书不无遗憾地说,由于缺乏文化和专业培训,我们的务工人员只能干一些粗、笨、重的体力活,劳动强度大,收入少。但是,出外打工仍然是我们全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出路,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人穷志不穷,这是李根才对乡亲们鼓励最多的话。他说:“乡亲们都不富裕,有的还很穷,关键是要能吃苦、不懒惰。”他常教育群众:“咱们要讲良心,记住帮助过我们的人的恩情。我们不能等、靠、要,而是要凭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只要我们不怕吃苦、诚实劳动就一定能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下一步,除了继续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强劳务培训、发展劳务经济外,李支书还打算把旅游业搞起来,因为村里有个“轩辕谷”, 相传是轩辕黄帝的诞生地,谷里还有座轩辕庙,青山环绕、层峦叠翠,溪流潺潺,风景十分秀丽,传说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常有天南地北的人前来祭祀。再加上下半年这里通了上柏油路,就完全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眼下李根才最盼望的就是能在村子里给乡亲们建一所完全小学、一个村医务室、一个小超市,方便孩子上学、群众就医和购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曹义成临近春节,原本沉寂的凉州区松树乡南河村变得热闹起来。2月1日,记者还未到村口,就看见一辆辆载着沉...
清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清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