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城乡一体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记者姬旺芳通讯员孙德虎
“城市带动、商贸推动、城镇促动、产业拉动、旅游驱动”,这是天水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中瞄准发展的路子。目前,全市17个市列试点村为全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样板和典范,积累了经验。
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资金不足是最大的瓶颈制约。围绕破解“钱从哪里来”这一难题,17个试点村不等不靠,远谋近施,聘请资质单位编制完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论证设计出了村庄资源潜在优势转化为“显性”经济效益的蓝图,为用活资源、助力发展提供了科学路径。麦积区马跑泉镇黑王村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资源换取资金的办法,以35年特许经营授权作为补偿,引进客商投资1.5亿元,建成了桥南服装小商品批发城,商用面积6万平方米,可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成功实现了资源投入撬动市场大资金的目标。
让村集体经济“起死回生”
坚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统筹协调推进村级事务的能力,既是农村发展的形势所然,也是增强农村公共服务的必然。张家川县龙山镇北街村依托区位商贸活跃的优势,在街道拓展、商住楼建设中,采取集体建设、转包经营、收取租金的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开源”,年收入19万元左右,村集体资产累计达到390多万元,为发展公共事业奠定了经济基础。秦州区玉泉镇七里墩村建成村民住宅楼8栋306套,商铺3525平方米,配套了休闲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村集体每月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村民发放生活补助100元,700名农业人口年终每人分红2000元,统筹解决了村民居住、就业增收、社会保障等问题。
让公共服务优先“进村入户”
清水县抓住天水—平凉铁路过境段建设的历史机遇,采取整合项目资金、财政投入资金、吸纳社会资金的方法,共筹集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2865.46万元,高标准推进货运站、客运站周边村庄及异地迁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了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一次到位。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17个试点村完成基础类项目65个,建成大型农贸市场3处、在建物流商贸中心3处,幼儿园3所、文化活动广场7处。
让农民就地城镇化市民化
地处城市规划区内的秦州区七里墩等村,按照“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的要求,结合城中村改造项目,通过旧村改造、宅基地换住房等方式,加快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社区化管理,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试点村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加快配套基础建设,加速了就地城镇化的步伐。目前,17个市级试点村共建成村民集中居住区11处,实现村民集中居住2938户。
让三次产业联动形成多元支撑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农民群众要致富,城乡差距要缩小。17个试点村始终把富民产业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优势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农民稳定增收的多元支撑。武山县城关镇陈门村充分发挥地处城区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以加工、流通、养殖为主的优势产业,目前从事粉丝、粉皮、粉条“三粉”加工、玉器加工的农户达到140户,从业人员480人,户均纯利润1.5万元以上;从事蔬菜长途贩运的有50户,户均利润在5-10万元之间;发展养殖大户16户,年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陈赟平【本报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清水县针对农村党员的不同实际,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进十村访百户“六民”活动,采取抓激励机制、给优惠政策、送发展项目、...
清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