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天水日报 2011-06-30 15:49 大字

(上接第一版)

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天水市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到2015年,全市新建堤防200公里,基本完成渭河、葫芦河、藉河干支流沿岸重要河段、重点中小河流(包括重要支流)重要河段治理,完成现有水库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完成全市现有万亩灌区节水改造,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6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以上;全面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全市农村基本实现自来水化,秦州、麦积等城市居民用水保障率显著提高;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00平方公里,新修梯田150万亩,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27立方米,初步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三、突出水利事业发展重点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形势变化,结合天水市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条件,突出重点,不断创新,在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上求突破,奋力推动全市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一要抓好饮水工程建设,着力提高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能力。统筹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要,解决好城乡居民饮水问题。加快城乡供水水源调蓄工程建设,加快秦州区上磨、藉河高桥头、麦积区曲溪、张川县富川、秦安县小湾河五座水库建设,实施引洮二期供水工程,不断提高水资源调控和供水保障能力。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实施秦安县王窑、甘谷县东北片、武山县南部等131处安全饮水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通过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有效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有效提高城区供水保障水平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二要狠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田水利灌溉保障能力。全面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旱涝保收重点县和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建设项目,继续搞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灌区配套、田间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围绕果园蔬菜、日光温室和高效农田,增加对节水技术示范推广的投入,加快发展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区。力争“十二五”末,全市保灌面积达到66万亩,60%以上千亩灌区完成挖潜改造和渠系配套。三要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着力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加强防洪减灾、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加强防汛抢险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防汛应急能力。扎实推进农村减灾安居工程建设,根据天水市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基层防御组织体系,完成16条山洪沟道治理工程,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开展河道、沟道清淤疏浚整治,抓好渭河主干道及藉河、牛头河、榜沙河、葫芦河等重要河堤河道的维修、加固、清障和蓄滞洪区建设,提高防洪能力,力争五县两区城区防洪能力达到国家标准。认真抓好秦州区峡门水库、秦安县苏家峡水库、张家川县石峡水库、武山县侯堡水库、清水县柳林水库等病险水库维修加固工程,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调控能力。四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抓好封山育林育草、天然林保护,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全民植树造林,加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的管护,提高水土保持涵养能力;加强水功能区、湿地、饮用水源地等的水量、水质监测管理,提高水质。以实施好全国坡改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陕甘宁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梯田建设等重点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为抓手,以流域为单元,突出坡耕地和侵蚀沟整治,创新梯田建设机制,加快梯田建设进度,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

四、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水利改革,努力构建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机制,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一要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务体制改革,调整和理顺水务管理机构职能,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高供水定价的效率和公平性;完善灌区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提升用水组织参与建设和管理的能力。二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资产产权,明确责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保障工程的良性运行。把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水管单位改革,实行事企分开、管养分离,探索建立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投资和经营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农民兴建、维修和管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制定合理的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三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严格管理和使用国家和省上的项目资金,加大市、县(区)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拓宽水利建设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要加快构建水资源节约保护体系。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水功能区、湿地、饮用水源地等的水量、水质监测管理,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节水器具,提高全社会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城市生活、生产污水回收处理回用率。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水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五要建立科学的考评问责机制。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需要,有利于加快水利发展的考评指标体系,靠实地方政府责任,从制度上保证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五、切实抓好当前水利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水利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之年。根据天水市实际,要切实抓好这样几项工作:一要抓好水利项目工作。抢抓机遇,认真筛选、论证和储备一批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天水市水利设施落后现状、对长远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农村饮水安全、坡改梯、中小河流域治理、山洪灾害预警体系等重大项目,抓好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保持水利建设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二要切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建管工作。重点抓好甘谷东北部、武山南部、秦州南部等19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工作,确保农民群众吃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三要全力抓好抗旱防汛工作。当前已进入多雨季节,要密切监视洪涝、雹灾及泥石流发生动态,抓紧修复水毁工程,及早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应对能力。四要抓好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建立普查工作岗位责任、质量控制、检查验收等有关制度,借国家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历史机遇,全面摸清天水市水利发展的现状,建立全市基础水利信息平台,为天水市水利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新闻推荐

天水市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记者杨栋【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市建设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天水市通过整合资源,整合资金,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推动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一是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城建设以...

清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