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结硕果 诗意漫古城 第三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奖”获奖作者及知名媒体记者天水采风活动侧记

天水日报 2018-09-03 14:25 大字

九月的天水,秋高气爽,花团锦簇,硕果累累。

9月2日,前来参加第三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奖”颁奖典礼的评委、获奖作者、国内多家知名媒体的记者以及天水本土作家、诗人近180人,走进东柯杜甫草堂、麦积山石窟、南山万亩苹果基地,开展了采风活动。

著名诗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诗刊社》副主编、诗人李少君,第三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奖”的获奖作者以及天水本土文学艺术界的代表们浪漫邂逅,在修葺一新的东柯杜甫草堂,缅怀诗圣杜甫在这里度过的短暂时光;在麦积山风景区的林海碧涛中,感受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石窟艺术;在硕果累累的南山万亩苹果基地,零距离感受丰收的喜悦。初秋的天水,因为第三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奖”颁奖典礼的举办及相关活动的开展,而显得更富诗意。

一大早,采风团成员来到位于麦积区甘泉镇柳家河村的东柯杜甫草堂,参加了“东柯杜甫草堂”石碑落成揭幕仪式。揭幕仪式结束后,大家共同参观了修葺一新的杜甫草堂,穿越时空感受诗圣杜甫在此寓居的时光。第三届李杜诗歌奖银奖获得者高鹏程说:“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能来天水这个李白和杜甫经历过和接触过的地方,意义重大。我的爷爷是天水秦安人,天水也是我的祖籍地,这次来天水能感受我的先祖生活过的地方,对我来说还有另一重意义。”

在秋雨霏霏的麦积山石窟,山岚缭绕、烟雨蒙蒙,麦积奇峰时隐时现,呈现出“麦积烟雨”之奇观。站在造型各异、神态逼真的雕塑前,采风团成员不由得发出感叹。86岁高龄的著名诗歌评论家、第三届李杜诗歌奖贡献奖获得者谢冕虽是第二次来到麦积山石窟,但依然兴致勃勃地登上了石窟,认真听取讲解,在塑像前驻足凝视,又一次感受麦积山独特的艺术之美。

“天水是一座历史文化与民俗特色交融的城市,我非常喜欢天水,它的包容性、诗情画意与我的精神气质是相契合的。我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石窟文化,今天看到麦积山石窟的时候非常震撼,这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我下来肯定会写天水。”第三届李杜诗歌奖新锐奖获得者臧海英说。

“哇,太诱人了!”当采风团来到果香四溢的南山万亩优质花牛苹果基地时,看着漫山遍野的苹果树和树梢上红彤彤的苹果,纷纷拿出手机、相机狂拍不已,并第一时间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将照片传送出去,与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分享着此刻激动的心情。

“一天的采风活动时间虽短,而回味的东西却很多。”第三届李杜诗歌奖新锐奖获得者彭志强说,“天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造就了天水这个诗意之城,天水有着很强的感召力,可看、值得一看的远非如此,古老的文化与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让天水显得更加迷人,令人神往。”

全媒体记者冯丽娟/文全媒体记者李旺旺/图

新闻推荐

八月 我们走村串户辛勤工作 ——市一院赴秦安县健康帮扶侧记■见习记者 杨心雅

近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人一策”工作微信群中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顶烈日淋暴雨跋山涉水走遍王甫沟壑;冒酷暑迎朝露披星...

秦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秦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