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诗话(三十三) ●周大成

嘉峪关日报 2018-08-21 09:42 大字

肃州怀古

胡釴

引控玉门形势多,李暠曾此据关河。

挥戈返日空神力,折戟沉沙耐洗磨。

遗恨未教山雪化,闲愁都付野云过。

太平时节无争战,羌笛休吹出塞歌。

这是一首回溯肃州(酒泉)古代历史的咏史诗。在追怀西凉盛衰之余,歌颂康熙乾隆时期肃州一带的太平景象。作者胡釴(yì)字静庵,清代甘肃秦安(今秦安县)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拨贡,乾隆六年(1741年)主讲秦安书院。曾任甘肃高台县训导。这首诗是作者任职高台期间写的。

诗的前四句总写肃州(酒泉)的地理形势,追怀西凉王国的盛衰。酒泉处于控扼玉门关的优越地位,西凉王李暠曾在此建都,称霸一时。历史上这里是发生过多次战争的古战场,从肃州一带的沙场上掘出的冷兵器,虽经多次洗磨,也已经很难识别它的确切年代了。后四句转入现实。作者说,不管古人在这里发生的战争中留下了多少遗恨闲愁,都随着山雪化、野云过而付之东流,成为历史的遗迹了。可喜的是,现在(指清朝乾隆时期)战争早已停息,转入太平年代,人民免受兵燹之苦,应该感到宽慰了。

肃州,原名酒泉,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汉书》)而得名,南依祁连山,北枕古长城,东迎华岳通内地,西接嘉峪达新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丝路名城。早在四千多年前,酒泉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先秦时期,西戎、羌、氐、乌孙、月氏、匈奴等游牧民族先后在这里游牧狩猎,互争雄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酒泉郡,为河西四郡之一,至今已历2100多年。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改酒泉郡为肃州,取“肃振国威”之义。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后没入吐蕃。唐末至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属回鹘,均称肃州。宋代属西夏,改肃州置“番和郡”。元代属肃州路,明代为肃州卫,清代改置为肃州直隶州。辛亥革命(1912年)后,先后置安肃道、安肃区、甘肃省第七区。1949年9月25日酒泉解放。

嘉峪关地区自汉武帝建郡以来,一直隶属古酒泉管辖。两千余年来,尽管酒泉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多次改变,但这一事实始终未变。1958年,伴随着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将嘉峪关从酒泉分置,成立嘉峪关市,并于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

酒泉自古就是“诸夷入贡之要道,河西保障之襟喉”,是东西通衢之要冲,军事边防之重镇,也是中西贸易的集散地。西凉李暠曾在此建国并据为都城,占有肃州一带的关山河川。

李暠(351-417年)字玄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东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李暠建立西凉政权,年号“庚子”,建都敦煌。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迁都酒泉。李暠在位期间,重视西凉的政治文化建设,着力培养符合政治文化需要的人才,任用贤能,唯才是举;对内注重安抚民心,对外采用灵活有效的外交政策;为政清廉,德行高尚,文学造诣也很深,是一位杰出的散文作家。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李暠病逝,世人上谥曰“武昭王”,在 酒泉城西十五里的讨赖河畔为他修建了“武昭王墓”。天宝二年三月,唐王朝追赠他为“兴圣皇帝”,改墓为陵,是我们现在能够饱览一千六百年前西凉盛世的遗迹之一。

李暠夫人尹氏,东晋天水郡尹文之女。元熙二年(公元420年),西凉李氏政权被北凉灭亡,尹夫人被俘到北凉国都姑臧(今武威),北凉国王沮渠蒙逊建造了尹夫人台,让她居住,俗称“皇娘娘台”。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游览于此,并留下《登凉州尹台寺》诗:“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描写了当时的景象和感受。现在武威根据其名生产的“皇台酒”受到欢迎。

在历史的长河中,酒泉大地留下了众多的古代文化足迹,有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还有遍布于酒泉各地的古郡重镇、关隘要塞、长城烽燧、地下墓葬、文物典籍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孕育了酒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

历史上酒泉曾经发生过许多战争,演绎了一幕幕英雄悲壮的活剧,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卫青、霍去病远击匈奴,班超、窦固挥师西征,赵充国七十驰马金城,冯胜纵横河西建关,左宗棠率师平叛远行,芮宁御敌以身殉职……向世人展示着酒泉光荣的过去。

新闻推荐

天水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罗双红】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随着秦安县428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合同,天水市2612个村(社区)法律顾...

秦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秦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