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不过是钻洞子的人” ——访画家刘俊琪

兰州日报 2018-05-17 03:00 大字

刘俊琪

号分山公,1951年出生,甘肃秦安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原麦积山石窟美术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敦煌艺术研究院院长。

他先后在敦煌麦积山两大石窟临摹研究古代壁画三十多年,临摹了大量中国古代壁画。多篇论文在《中国美术全集》《美术研究》等书刊发表。他是中国古代壁画临摹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刘俊琪尤善画马,他画的水墨大写意马创立了自己特有的绘画风格,即不同于今人,又有别于古人,美术界给予高度评价。

1991年1至4月其壁画作品在日本东京、京都、大坂、长崎四城市巡回展。1996年11月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2007年4月在英国利物浦举办个展。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个人画展。2017年12月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联展,有大量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刘俊琪以敦煌壁画风格画马而闻名,他的马“似马非马”,似雄狮、似骆驼、甚至似蛟龙,或许,用天马来形容他画的马更贴切些。

刘俊琪爱画马,用笔动如脱兔,用墨澹似轻岚,造型似马非马,有时显虎豹之威,有时呈牛驴之犟;他爱画群马,乍看似簿纸烟云,仿佛神驹羽花,令人恍入沃马行空之境。庄子云: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刘俊琪对此似深有理解。

刘俊琪临摹的古代壁画,造型之严谨,意态之神似,颇有种与古代艺术家身处异代成相知的意味。刘俊琪研究古代壁画立论精审,角度新颖,考证慎密,时有令人振聋发聩之感。

诚然,刘俊琪所临摹的壁画和其水墨大写意画马艺术,不会出现在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现代都市,不会诞生于人才聚集、草幽花馨的大学院校。因为那里没有沙鸣风驰的壮观,也没有深山密林的寂静。因此也很难产生出刘俊琪这样甘于寂寞、虔诚坚韧的毅力,以及与此互为表里的精神产品。他创立的水墨大写意画马艺术,大笔披纷,水墨淋漓,于豪放洒脱中透出儒雅的书卷味。在这一静一动,一抑一扬,一收一放之中,显示出一位艺术家深厚的功底和非凡地驾驭能力。

2017年12月5日至10日,刘俊琪个人画展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办。这是10年来刘俊琪在继英国、澳大利亚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之后的又一次盛举。此次个展展出了先生多年临摹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中国古代壁画,以及创作的水墨大写意《马》等作品五十多幅。

对于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来说,人生的经历是一笔丰厚的、不可多得的财富。在绘画艺术的生涯中,很少有人如刘俊琪这样的经历:他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远离尘器,淡泊名利,先后在敦煌和麦积山两大石窟面壁体悟,潜心研究临摹中国古代壁画,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独具风格的水墨大写意画马艺术。

“我只不过是钻洞子的人”,刘俊琪这样说自己。站在麦积山石窟洞边的悬梯边,远处是层叠的群山,脚下是壁立的悬崖。说起数十年来在敦煌、麦积山石窟临摹壁画的日子,年近七旬的刘俊琪,总是这般简单、直白。

数十丈的岩壁,爬上爬下,“我经常是钻进去看一眼,出来画一笔,再看一眼,再画一笔”,一幅壁画临摹下来,少则几十天,多则数月。

空寂的山野,伴着古树婆娑、鹿鸣燕啼,三十余载寒暑,就是在寂静无声中熬过来的。说“熬”似有些不确切,因为走过的那些岁月侵透了刘俊琪“钻洞子的人”所特有的鲜活与生气,他甘之如饴。

四十多年前,少年刘俊琪带着儿时的绘画梦境,负笈西行,千里跋涉至瀚海风沙的敦煌。那色彩斑斓的窟壁上,飞天与伎乐齐飞,虬龙与天马共腾,一幅幅瑰丽多姿、美轮美奂的壁画令他陶醉。今生有幸遇良师,他得到了“敦煌守护神”之称的常书鸿、张万和及李振甫等艺术大师的指导与教诲。后来,在常先生等前辈的栽培下,刘俊琪赴西北师大美术系深造。毕业后,他直奔麦积山石窟研究所,殚精求索,潜心临摹。

众所周知,麦积山保留着中国最优秀的壁画和泥塑作品。如果说他少年时期对敦煌壁画的学习临摹带有某种盲目性的话,此时已过而立之年的刘俊琪则是带着理性和审视的目光去研究临摹壁画了。于是,二十出头便步入甘肃画坛且颇有名气的他,此时像从人间蒸发似的,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他一头扎进幽静昏暗的石洞中,决心探究中国古代艺术之精髓,并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每日只身孤影,青灯面壁。他一待,就是二十六年。依然是淡泊为怀,依然是勤奋坚韧。对于一个有信念的艺术家来说,这种勤奋与坚韧是由无数的艰辛、悟性和苦读,无数的晨霜夜雨凝结而成。期间,他用了三年时间临摹完成了麦积山127窟北魏壁画《睒子本生图》,用了五年时间临摹完成27窟北周壁画《法华经变》《诸天赴会》,用八年时间完成第4窟三幅北周“薄肉塑”大型飞天壁画的临摹……。同时,他经常往返于敦煌和麦积山之间作对比临摹研究,并去悉心解读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法海寺壁画、永乐宫壁画等。

值得一提的是,刘俊琪在研究临摹壁画的同时,创立了一种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水墨大写意马。这一风格既不同于古人,又有别于今人。这种完全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一出现,便引起美术界的极大关注。

艺术大师罗工柳题赞曰:“秦风汉韵”,徐悲鸿长子徐伯阳先生题词道:“绘古马,添新姿,中华一绝”。这一画马风格的取得也许是刘俊琪在传说汉代出天马的敦煌生活多年,也许是秦国先人非子曾牧良马于麦积山下这块沃土,也许是他与壁画中的天马有过倾心的对话,使其艺术灵感被拨动了。

任凭岁月在指尖流逝,不管外面的世界何等繁华夺目,伴着麦积山清冽的风,刘俊琪却一如苦行僧,远离尘嚣,索居荒丘,完成着自己的艺术探索与追求。不知不觉中,他已渐渐登攀上不少同路人视为畏途的艺术险峰。直到一位旅美画家黄瑞瑶对他作出“你是中国古典艺术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最有实力的画家”的评价时,刘俊琪才如梦方醒,开始破壁而飞,在最短的时间里,这个陌生的名字及作品惊艳了海内外美术界。

熟悉刘俊琪的人都了解,他平常话不多,开口的时候,你总能看到那一脸的诚恳和憨厚的笑容。而人多的时候,刘俊琪竟显得有些腼腆,他没有任何华丽冗余的词藻,更不善寒暄。唯有说起他钟爱一生的壁画,谈到他废寝忘食、四处搜求的石器、陶器时,他才会神采奕奕、满眼放光。□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记者刘晓芳

新闻推荐

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时

5月6日,秦安县体育中心体育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该项目位于秦安县一中校园内,总用地面积8641.23平方米,投资总概算...

秦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秦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