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阳光学子讲述成长历程本报记者赵鑫远摄尚有东贫困和逆

兰州晨报 2015-08-21 10:02 大字

阳光学子讲述成长历程。本报记者 赵鑫远 摄

尚有东:贫困和逆境让我更加努力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甘肃省古浪县新堡乡的一名高中毕业生,很高兴来到这里为大家讲述我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的父母从小就在山区生活,生活的艰苦并没有使他们失去拼搏的勇气,但不幸的是父亲在十岁时炸伤了眼睛,视力模糊不清,而母亲又是先天性聋哑,眼睛看物体也不清晰。无奈之下,父亲走上了以弹唱为生的道路,父亲每一次的外出回来,都意味着给家人带来了希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父亲就这样游走在大街小巷,下雨了,没地方避雨,天冷了,没地方取暖,整日整夜的流落于街头。春夏秋冬,尽管父亲很少回家,但每次回家,都会给家人带来粮食和零钱。

父亲不管外面有多苦,自己有多累,只要他看到家人能填饱肚子,再苦再累,他也当做是甜的。但那时候的我还小,不太懂事,上小学时,父亲拿不出学费,我就哭着不去上学,但老师也催得紧,无奈之下,父亲只好东拼西凑,终于给我凑齐了这仅有几十元的学费。父亲在外面吃了多少的苦从来都不给家里人说。我们从小就跟着父亲吃百家饭,记忆中,尽管生活贫困,但父亲没有让我们挨过一次饿,没有让我们受过一次罪。三十多年的春秋岁月,就这样在大街小巷中逝去了,每个巷子的路父亲都很熟悉,不是因为父亲会看地图,而是因为父亲已经走街串巷了三十多年。

父亲老了,而我们都逐渐长大,懂事之后的我很少花钱,每次花钱都算计着,让花费最少。每当贪玩时,我立刻提醒自己,绝不能沉迷于玩乐,因为我的身上担负着家人最大的期望。如今年近六旬的父亲已停止了以弹唱为生的生活,为了家庭生计,我们家被迫从落后的山区搬了出来,借上了亲戚家的房子暂时居住。父亲则在街头以捡垃圾来补贴家用,早出晚归,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每次双休日回来,看到满院的垃圾,我就下定决心自己必须比平常人更加努力,只有我努力了,才能有一个好一点的未来,也才能够对得起父亲大半生的忙碌。

生活的贫困使我们的消费水平远跟不上正常家庭,但我并没有因为贫困而自卑,也没有因为贫困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相反,正是因为贫困,我才要更加努力,因为我知道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考上大学,将来能有一个好一点的生活。

最后,谢谢利群阳光和兰州晨报的叔叔阿姨,谢谢资助我们的每一位好心人,用你们的善举,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感谢有你,我生命中最亲爱的人,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将爱的种子播种下去,让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充满爱。

谢谢大家。

卜涛:社会关爱犹如甘甜清泉

尊敬的兰州晨报利群阳光助学活动组的各位叔叔阿姨,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秦安一中高三四班的卜涛,家住秦安县一个偏远的乡镇农村。在今年高考中取得491分的成绩,被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这次获助的全体同学向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所有好心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的故事。我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我和妹妹。打我记事起,妈妈柔弱的身体似乎就没硬朗过,看起来经常病恹恹的。没法子,养家糊口的担子只能落在爸爸一人肩上,农忙时下地劳作,农闲时外出打工成了一种常态。时间一长,繁重的体力劳动终于压垮了爸爸结实的腰板,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太过严重,他不能干活了,从此,一家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拮据。

我6岁那年,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年迈的姥姥把我带到舅舅家生活,这一呆就是12年。在姥姥家生活的这些年,我成长了许多。姥姥一家人对我的无私呵护和关爱,成了我成长道路上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这份情感我倍感珍惜。

高考成绩出来后,当查到自己被大学录取时,那种喜忧参半的复杂心情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喜的是10年寒窗终于考上大学,忧的是高额的学费不知从哪里筹措。因此,高考结束后的这个超长假期,数千元的学费犹如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

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学费,从7月15日起,姥姥陪着我拎着挎笼去给邻村里种椒大户采椒,炎炎烈日之下,一树树浑身带刺的花椒在太阳的照射下,红得似火,麻得呛人。为了多挣钱,我顾不上脸麻手痛,每天能挣40多元,差不多采40天左右,净挣接近2000元,可以圆我一半大学梦了。

有一天我正在采摘花椒时,兰州晨报利群阳光助学直通车的记者冒着高温来到地里,采访了我。一段时间后,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翻山越岭找到花椒地里,再次采访了我。回到家里,我心绪难平。一个个素昧平生的背影,一声声亲切而又感人的问候,深深打动了我。这份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犹如炎炎夏日一股甘甜的清泉,沁人心脾。

在此,我要感谢浙江中烟集团和兰州晨报以及给予我们帮助的所有人们,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助,使我看到了希望,让我重新找回了对未来的信心!

在此,我谨代表所有受资助的学子真诚地感谢兰州晨报利群阳光助学工程,在你们的关爱下,我会认真学习,努力进步。

谢谢大家!

新闻推荐

本报天水讯通讯员张向军首席记者王兰芳记者从秦安

本报天水讯(通讯员张向军 首席记者王兰芳)12月13日,记者从秦安县文化演出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该公司编排的大型秦腔历史剧《陇上铁汉》已基本完成前期创排工作,预计将于12月下旬首演。 ...

秦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秦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