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华夏“第一女神”发现记

甘肃日报 2015-05-26 07:59 大字

华夏“第一女神”发现记

1924年4月的一天,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1874-1960)在洮河西岸的台地上,发现了沉睡数千年的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此后,属于同一个文化类型的多处遗址陆续在甘青地区被发现。它的绝对年代为距今约5300年—4050年,上接秦安大地湾文化,与传说中的女娲神话存在着诸多的内在关联,是中原仰韶文化之外,在黄河上游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于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大夏河、湟水等流域。马家窑文化的发现,生动地呈现了甘青地区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也证明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马家窑彩陶漩涡纹、蛙纹等,包含着女娲抟土造人、远古女娲崇拜等文化信息,可藉此重新发现上古神话和甘青地区文明起源的关系。

本报特约撰稿人 韩高年

玩泥巴的“祖母”

马家窑彩陶的造型和纹样,都达到了巅峰,尤其是其丰富多彩的纹饰,造型独特,色彩浓烈,线条律动,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神秘而又浪漫,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根据考古学者对马家窑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情况的描述,我们可以尝试“复原”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在河岸边广阔的台地上,坐落着一个个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界限(或者是以壕沟为界,或者是以围墙为界)的聚居部落,每个聚落内有几十个或更多的小的半地穴式的房屋。聚落中央有一大块空地,是部落首领们召集部落成员商议公共大事的“议事广场”。当然,一些重要的庆典和公共活动也在这里举行。马家窑文化时期已进入定居农业时代,男人的主要任务是在聚落外的土地上种植作物。从考古遗存来看,粟是马家窑人的主要粮食之一。制陶技术的发明,是马家窑人生活中的大事。现代中国人类学家林惠祥考察世界各地陶器时代文化,发现制陶工作多由部落中的女性承担,马家窑文化也不例外。马家窑陶器以食器为主,主要有壶、罐、盆、瓶、碗、钵等。有了陶制的食器,也就有了比较精细的饮食,意味着人们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每个部落都有专门的制陶作坊,考古学家在众多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有窑场,残存在那里的颜料、调色用陶碟等遗物上,似乎还闪耀着烧陶的火光,滚动着妇女们晶莹的汗珠。

任何文化都受制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定居农业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对于生活在洮河、渭河、湟水等河岸台地上的马家窑人来说,最不缺乏的就是粘性很好的泥土,因此制陶可以说是因地制宜。马家窑制陶业很快就发达起来,陶器的器形主要是适应生活之需的用具,也有少量的陶器用于宗教的目的。某些上古神话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考古学者认为,典籍所载的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神话应当起源于甘青地区,而且“抟土造人”的神话应当就起源于陶器的制作。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人也。”这个神话虽见于东汉典籍,但在屈原的《天问》中发问说“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说明至迟在战国时代女娲造人的神话已经普遍流行了。

马家窑彩陶继承了空间上邻近的大地湾文化陶器制作工艺,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最早的陶器都是用“嵌型法”——以粘土敷于匏等中空物上用火烧——制成,马家窑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林惠祥称之为“螺卷法”)成型。这与上述神话文本中“抟黄土”的细节如出一辙。另外,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师也用“手捏法”制坯,手工捏坯的过程和泥条盘筑成型的制陶手法和女娲造人“捏制”造人、“乃引绳泥中”何其相似!另据考古专家们实地考察,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出土的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类,这也能说明女娲“抟黄土”的神话是产生在西北黄土高原的事实。

从大地湾文化到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大量生产是其显著的特点。可以这样说,制陶技术的发明和提高,极大地改变了人的生存条件,对人类而言,不啻是一次“重生”!反映在神话中,就是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神话。这个神话最初可能产生在渭河流域的大地湾,后来随着制陶艺术的西渐而流传至马家窑文化所在区域,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水涡”与“女娲”

穿越历史的迷雾,将时间倒回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当马家窑人每日面对奔腾的河水时,那流水的漩涡一定引起了他们的思索:变动不居,神秘莫测,孕育生命,化生万物……于是就有了马家窑彩陶上常见的纹样:水涡纹。那些或写实或变形的水涡纹,来源于人们对河水的观察,寄托着人们对于宇宙与人类起源的初步思考。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用水来指代女性;《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在生育和变化无穷这一点上,马家窑彩陶上的水涡纹与女娲的得名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英国学者凯伦·阿姆斯特朗在《神话简史》一书中说,马家窑文化时期恰好是农耕神话、创世神话以及英雄神话产生的时期。显然,在马家窑人看来,水涡和女阴是具有相同功能的“对等物”,于是他们把对万物之母的水人格化,华夏第一女神女娲就此诞生了。

为了证明上述说明,我们还需要稍做些考证。女娲的“娲”与形容水的“涡”音近义同,“娲”与“涡”的关联,一方面在于水的漩涡之形,一方面取其善于变化之义。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呙声。”段玉裁注:“娲、化叠韵。”娲的本义是变化。清代学者黄承吉《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说“凡字之以某为声者,皆起原于右旁之声义以制字”(《梦陔堂文集》卷二),意思是说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右边的部分决定着该字的读音和意义。按这个原理,右边部分相同的字,字义和读音也相近。“娲”字的得义与得声实取决于“呙”,从“呙”的“涡”“锅”“埚”等字读音、意义都相近,都与漩涡或者中空的圆形容器有关。关于“娲”字的取义,著名学者张舜徽的解释也很有说服力,他曾说:“古之神圣能化万物者谓娲,犹蚕化飞虫谓之蛾也。……娲本化之通名,乃谓妇女之多才善作,用智广而创物多也。……凡所营为,多出女工,技巧多变,民赖其用。先民叹化物之功,故造‘娲\’字以名之。”(《说文约注》)张先生从女娲神话入手,指出“娲”字的起源,出于人们对女性的尊崇。在上古时代,女性既能够生育,又心灵手巧,创造了衣食住行方面的各类事物,所以从“呙”取义的“娲”特指母亲神、造物神。

旋转的水涡既充满了变化,也孕育着生命,是万物之母。水涡也唤醒了人们对己身所自出的母亲身体特别部位的记忆,并形成了一种印象的奇妙叠加!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常常以人自身和世间万物作类比,这种思维方式和孩童有些相似。所以“娲”的得名源自于马家窑人对水涡的类比性想象,其深层的心理,则是对万物之母的“水”和孕育人类的母亲的崇拜。“涡”和“娲”的关联正在这里。

一只蛙的“前世”

借助马家窑彩陶,我们可以进行一次穿越之旅:已进入定居农业时代的马家窑人,在春夏之交的河畔水滨,总能见到产卵的蛙。蛙在水里出生,能够自由行走于水中和陆地,而且有极强的生殖能力,这些都引起人类对它的崇拜心理。所以,蛙类是马家窑彩陶中常见纹样之一。这类纹样也见于中原仰韶文化彩陶和秦安大地湾彩陶。从地域的分布和时间序列等因素来看,以马家窑彩陶数量最多,最为典型。显然,它是在大地湾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马家窑彩陶蛙纹从公元前5000年前后的大地湾四期文化,一直延至“四坝文化”,先后持续将近3000年,这一现象堪称奇迹!蛙纹为什么会在甘肃彩陶纹饰中出现特别多呢?这种现象应当与起源于西北地区的女娲神话有着密切关系。

马家窑彩陶上的有些蛙纹是蛙与人的合体,可称之为“神人纹”。这类纹饰的构图极似下肢张开的人形,也与四肢伸展的青蛙相似。蛙、人合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连着躯干部的下体会阴部位的夸张的强调。有的专家认为这是女性或男性的生殖器,是马家窑人对生殖力的崇拜,人、蛙一体,寄托着人类渴望获得蛙那样强的生殖力的愿望。这种彩陶纹样大多以粗线条勾勒而成,画面上类似青蛙的四肢和酷似人的头部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很显然,这种形象已经不是人或者蛙的形象的简单再现,而已经是神的形象。原始岩画中常见人们围着神像载歌载舞的场面,马家窑神人纹陶器应当也是用于宗教或巫术的法器,而不是一般的生活用具。神人纹较之单一的蛙纹更具抽象色彩,蕴含的宗教观念也更复杂。结合渭水流域及甘青其他地区的女娲崇拜风俗来看,陶器上的“人蛙一体”纹,应当就是生育女神女娲。

人、蛙一体纹是对蛙的人格化,女娲在后世被奉为职司生育和婚姻的神,其中还蕴含着这种观念。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卷一七《渭水》记载,中古时期渭水流域民间盛行祭祀女娲:“(宕)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又《甘肃通志》卷一二《祠祀·秦州》载:“女娲庙,在州北四十里秦安县,在北山。”同书卷二三又说:“女娲洞在州西南。”历史上人们把女娲当作“三皇”奉祀,其原因,就是她生育了人类。今秦安陇城镇有女娲庙,香火不断,主要是到庙里求子嗣,问婚姻。陇城距大地湾遗址不远,这里盛行奉祀女娲以求子嗣的风俗,绝对不是出于偶然。

马家窑文化时代,人的平均寿命还不长,所以人们渴望拥有像蛙类那样超强的生育能力,所以对蛙顶礼膜拜,奉为神明。以蛙象征生育繁衍的主题在民间艺术里一直延续到今天,也很能说明问题。蛙也被当作生育了人类的部落神,金文族徽多见“鼋”字,又《国语·周语》:“我姬氏出自天鼋。”“鼋”就是“蛙”,姬氏即周族,他们以“蛙”为所自出,这正和女娲在上古神话中被称为“三皇”之一是同样的原理。因此,马家窑彩陶上的“人蛙一体”纹饰描绘的应当就是女娲神话。

从记录上古神话的《山海经》一书来看,女娲神话见于其中的《大荒西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认为“荒”就是远(《史林杂识初编·畿服》),“大荒西”即遥远的西部,说明这个神话最初发源于西部。女娲的重要事迹是“补天”,《淮南子·览冥》载补天神话的背景是共工发怒撞断了天柱,使“天倾西北”。王子今、叶舒宪等学者据此也认为女娲补天处亦在西北黄土高原。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女娲这位华夏第一女神诞生在甘肃,她的传说起源于大地湾文化,在稍晚的马家窑文化时期逐渐发育成熟,之后又向周边地区传播。

(本栏图片由王文元提供)

新闻推荐

交通资讯张掖局已完成维护工程百公里今年张掖公路管理

【交通资讯】张掖局已完成维护工程百公里今年,张掖公路管理局对管养的G30线、G312线、G227线等干线公路共计98.81公里路段实施了养护维修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张掖境内公路通行水平,为推动张掖经济社会...

秦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秦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