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信手拈来 巧发奇中 ——浅析《滕王阁序》中的用典

天水日报 2014-07-26 13:30 大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五课《滕王阁序》,以其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和抒情的奇巧称誉文坛,而这些独到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典故的大量使用。正由于用典,使文章简约凝练,典雅意丰。为了便于教学中的知识梳理归纳,特对其典故的含义及作用作简要分析,总体来看,本文典故的使用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利用典故来烘染环境之灵秀。本文为了突出“人杰地灵”,总是挖掘当地的历史渊源,从历史典故中寻找证据,充分

说明此地的灵秀。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引用《晋书·张华传》中的传说。再如“睢园绿竹”和“邺水朱华”,前者引用了西汉梁孝王的故事,后者化用了曹植《公宴诗》中:“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的诗句,既写曹植之才,又写曹魏兴起之地。作者运用这两个典故,用历史上人杰地灵的故事暗写滕王阁及与会人士,自然地表达出了作者的赞美情愫。

——利用典故来盛赞嘉宾之高雅。在宴会上,面对众多嘉宾,王勃当仁不让,挥毫泼墨,博得了诸公赞许,营造了和谐的宴会气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用典故对与会嘉宾的盛赞与高抬,显得文雅得体。

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以梁孝王大会当时文人雅士的典故,赞美与会人士的才高致雅。“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一句写了曹植和谢灵运两个典故,作者用此相连的典故,盛赞与会的文人雅士,就像当年的曹植一样,写出优美诗句。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前句典故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句典故出自《列子·汤问》。前句用假设的形式,为了突出后句的意思,后句正用典故,以伯牙自比,说明自己既然遇到了阎公这样的知音,所以情愿在宴会上赋诗作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和知己难遇之情。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兰亭在浙江绍兴西南,这里指兰亭盛会。梓泽,指晋朝石崇所建金谷园,曾有文人聚会于此。这两个典故题材相近,写出古今多少盛会,最终都是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婉言劝勉在座诸公趁此机会各展文采,各赋情怀。

——利用典故来畅叙自己之幽情。作者以“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叙事抒情的转折,转入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

如“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一典源出《世说新语·夙惠》,后来这一典故多用来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云间”一典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这一典故有表里两层意思,表层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远望,游目骋怀,和上文“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相呼应。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作者借此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像陆云一样少年高才,同时又表现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是王勃对当时政治前途伤心失落情绪的真实表现。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引用西汉贾谊的故事,来说明自己才高但未能得到朝廷重用,流露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慨。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酌贪泉”一典出自《晋书·吴隐之传》,吴隐之饮了贪泉之水,为官后仍然清正廉洁,以此来说明自己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不被污染。“处涸辙”一典出自《庄子·外物》中“涸辙之鲋”的故事,表明自己虽身陷困境仍乐观开朗,显示了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坚贞不屈之志。

(甘肃秦安县第三中学孙小双)

新闻推荐

秦安特困残疾人将享受生活补贴

本报讯【记者王新庄】为了践行群众路线、切实改善特困残疾人生活,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今年秦安县将为1700名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每人...

秦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秦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