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秦安王尹草编面临发展困境

兰州晚报 2014-06-12 12:16 大字

说起天水市秦安县王尹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草编。确实,在王尹乡几乎所有的妇女都会草编,草编是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她们赖以养家糊口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如今随着草编原材料的缺失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王尹草编却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1

草编被列入省级“非遗”

6月10日,记者来到天水秦安县王尹乡采访,这个曾经贫困的小乡镇已今非昔比,通乡的柏油马路宽敞平坦,新盖的房屋高大敞亮,家家户户院子里悬挂的草编织品彰显着这里草编技艺的兴盛。在位于乡上的王尹兴农草编专业合作社里,十几位妇女们一边聊天一边十指翻飞,金黄的麦秆在她们灵巧的手中游走,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生肖造型、精致的五角星神奇地变了出来。现年50多岁的尹彩琴告诉记者:“以前咱们这编草编的场面可大了,现在基本上都没啥人把这当正事了。”回忆起多年前村里集体编草编的场景尹彩琴仍然津津乐道,她说那时夏收以后,麦秆晒干,村里的妇女喜欢聚在一起编草编,多的时候整个麦场全是人。草编不仅为王尹乡的人们带来了经济收入,也被列入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因为草编,王尹乡在2011年被评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如今,往日繁忙的草编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记者在走访中获悉,目前王尹乡草编行业的主力已经由原来的青壮年妇女转变为老年人。而且草编的角色也从以前的主要收入来源退居次要位置,当地青壮年虽然大多也会草编,但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将精力放在收入更为丰厚的打工或者林果业上面。

2

草编发展面临跨越难题

是什么导致王尹草编行业的衰落,王川村村民蔡春香一语道破天机:“现在草编原料贵,费劳力,又不挣钱,编那个划不来!”

确实,近年来主要受原料上涨和草编产业价格停滞不前等原因的影响,王尹的草编行业持续萎缩。王尹乡党委书记王明告诉记者,近些年王尹乡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目前全乡共有6万多亩土地,其中林果就占了4到5万亩,林果业为王尹乡的脱贫致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由于王尹乡干旱,种植小麦产量低,小麦面积在逐年减少,这也就意味着草编的原材料麦秆在持续逐年减少。

蔡春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从外面收购麦秆每斤2元,而每斤麦秆最多能编5个山核桃,1个山核桃的收购价格才1块钱,一些小东西比如挎篮等才5毛钱,这样下来草编的成本比以前高出了许多,但收购价格多年来一直未涨。

马国林是王尹乡仅剩的3个草编经纪人之一。他说,王尹草编由于没有形成企业化生产,还处在手工编织的阶段,大大限制了草编的壮大发展,这也使得其在工艺标准、包装规格、销售网络等方面还存在工艺标准不统一、没有包装、经营分散等问题。

3

如何编织草编的精彩未来

天水市文广局纪委书记高宇锋带领农村集散商贸集市建设调研小组调研王尹草编的销售现状后,谈及王尹草编未来的发展,他认为王尹草编要发展壮大,当务之急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王尹乡毗邻大地湾,有着旅游上的天然优势,目前要依托大地湾旅游胜地的优势,申请注册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工艺标准,真正将王尹草编品牌打响。

“面对目前王尹草编产品在做工、包装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合理引导,建立平台,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高宇锋说,王尹草编既然是一种高品位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众文化,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而当前,如何使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借助市场,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

草编,或许在外地人看来,仅仅是一个濒临衰落的手艺,但在王尹乡人心目中,草编作为农耕时代劳动智慧的结晶,它的地位始终是无法撼动的。虽然现在当地人因为生计冷落了草编,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一个炙热的愿望——他们渴望着有一天,王尹品牌的草编产品饱含着当地人的淳朴和智慧走向世界,为王尹当地人的生活编织出一个精彩的未来。记者哈丽娜文/图

新闻推荐

奶奶背着天水“瓷娃娃”进课堂

课间奶奶推着成柯在校园晒太阳天水市秦安县的小成柯,从出生起,骨头磕碰就折、伸腿就裂,这个“瓷娃娃”被漫长而无休止的病魔折磨着。同时,也让一个殷实的农家...

秦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秦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