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护航“嫦娥”的陇原人

甘肃日报 2013-12-03 08:23 大字

护航“嫦娥”的陇原人

尹宏喜(静宁籍)  

宋建龙(秦安籍)  

王喜军(宕昌籍)  

张宏荣(武山籍)  

通讯员 何 玲  本报记者 朱宇鲲

12月2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三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作为近40年来人类首个重新踏上月球表面的探测器,“嫦娥三号”不仅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也牵动着陇原儿女的心。

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宣传部门了解到,这次“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凝聚着全体参试人员的心血,其中还有多名来自甘肃的航天人坚守在重要岗位,他们的不懈付出和默默奉献体现了航天人的自豪,也承载了甘肃人的骄傲。

远在甘肃的家人、朋友,在深夜,在发射的那一刻,守候在电视机前、电脑前,为他们鼓劲,加油。为他们的成功欢呼和祝福!

宋建龙:发射场上的“百变卫士”

生命探测仪、金属切割机、多功能担架……20多种救援装备熟练操控;火场扑救、地震抢险、医疗急救……5大类救援工作悉数掌握;消防员、警戒员、急救员……4种岗位身份灵活切换。

来自秦安县的宋建龙,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应急救援分队主操作手,是发射场上有名的“百变卫士”。

“嫦娥三号”任务期间,无论是星箭进场,还是系统测试,无论是燃料加注,还是模拟演练,25岁的宋建龙带领他的应急救援分队全程跟踪保障,护航“嫦娥”安全奔月。

今年10月,“嫦娥三号”运抵发射场后,宋建龙带领分队队员轮流值班,日日夜夜守护在“嫦娥”身边。“最辛苦的就是探测器进行燃料加注的那几天。”宋建龙介绍说,探测器燃料易燃易爆,并且有毒性和腐蚀性,加注的过程相当危险,作为抢险人员,他们义不容辞地承担着整个过程的安全护卫工作。

卫星加注厂房周围全被安全警戒线包围起来,宋建龙带着10多名消防员和3辆特装消防车,就守在厂房四周,随时待命。“从早上7时一直要守到第二天凌晨5时,其间吃喝都在消防车上,寸步不离测试厂房。”进入冬季后,大凉山的夜晚寒冷难耐,好几名消防员还在晚上值班室冻伤了手脚。

既有凛冽寒风的侵袭,更有高危燃料的威胁,虽然这份工作十分艰辛,可是分队队员们没有一个叫苦退却的。“最开始的时候心里会很害怕,但到后来,满脑子里关注的都是任务进展情况,根本没有功夫和心思去考虑个人安全。”作为主操作手,为锤炼出一支过硬的卫士队伍,宋建龙可没少下工夫。

上岗之初,宋建龙就捉摸着制作一套多媒体教材,供大家全面掌握应急救援的知识和技能。拍视频、找资料、做影音……历时半年多的努力,一套涵盖探测、警戒、破拆、急救等项目的视频教材出炉,由于形象直观并且全面细致,深得队员们的喜爱,这套教材还获得了站里的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锤炼过硬的救援技能,宋建龙平时抓训练也是出名的严。负重五公里跑、消防应急预演、设备操作竞赛……每天他都带头参与相关科目的训练,日复一日的坚持,分队的体能素质考核成绩在站里一直名列前茅。去年,在中心举行的岗位大比武上,分队一名队员在消防扑救比赛中,穿防火服、灭火、抽水……全套动作只用了不到30秒就顺利完成,一举斩获了该项目的第一名。队员们都说:“我们的成绩都是老宋给逼出来的。”

今年中秋节期间,发射场区周围的彝族山寨突发大火,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接到救援电话后,分队紧急出动,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将大火扑灭,整个过程中无一人受伤。宋建龙坦言,逼出来的不仅是个人成绩,更重要的是过硬的应急救援本领,这对人员安全十分重要,这对任务的安全保障更是至关重要。

“作为保障‘嫦娥\’任务的安全卫士,我感到自豪和光荣。”宋建龙说,在护航“嫦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虽然很辛苦,但他和队员们心甘情愿。

连线宋建龙家人——“我们老两口很开心”

宋建龙的父亲宋旺林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在电视上收看了精彩瞬间。

宋建龙的家在秦安县郭嘉镇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家境窘迫。在他上小学三年级时,母亲做了一次大手术,欠下了不少外债。从此,家里的农活重担落在了父亲宋旺林的肩上。后来由于家里贫穷,宋旺林就让建龙的弟弟小学毕业后去打工赚钱了。

在宋旺林的记忆中,建龙从小就喜欢钻研拖拉机、机械类的东西,学习成绩也挺好。

12月1日下午时分,宋旺林接到儿子的电话说,“爸爸,2号凌晨你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嫦娥三号\’直播,我在执行任务,希望你和妈妈保重身体。”

“儿子能为国家出点力,我们老两口很开心。”宋旺林说。

尹宏喜:我给火箭来“活血”

“52,‘嫦娥三号\’。”回到宿舍,40岁的尹宏喜没有去洗漱,而是赶快拿出一个老式的红皮笔记本,在其中一页的第3行,小心翼翼地写下这几个字。

20年的工龄,带出19名徒弟,执行了52次航天发射任务,受到表彰近20次,过失0次,缺勤0次……作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塔勤系统氮气瓶库的高级技师,这个来自静宁县的西北汉子在发射场上创造的传奇几乎让人吃惊。

冬日的大凉山谷本就寒意逼人,而尹宏喜工作间的液氮汽化器上,还覆盖着一指厚的冰霜。

氮气是火箭加注系统必不可少的“活血丹”,无论是设备恢复、日常检修、射前准备,还是射后管路的吹除,氮气都因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成为首选。自然,工作在氮气系统的尹宏喜就成了最忙碌的操作手之一。

“忙,冷。”只是其中两个特点,确切地说,这个拥有几十个液氮储存瓶和空气储存瓶的操作间是个名符其实的地雷阵。到处是“高压气体,危险易爆,严禁烟火”的警示牌,不由得让人“毛骨悚然”。放空气阀时,高压气体喷出造成的巨大声响更让人耳朵刺痛、脑袋发晕。

不过,无论如何,尹宏喜都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懈怠。刚参加工作那会,由于操作手处理不当,供气压力不足,使得火箭发射推迟了3分钟。“3分钟!”这个平时讲话总爱笑的中年男人,唯独提到这个数字时,总是不由自主地严肃起来:“航天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这块阵地是我跟同事们的,必须保证它的每一个环节顺利,不管花费多少精力,绝不能发生意外!”

尹宏喜说,发射“嫦娥三号”任务期间,每半个小时,他就要戴上手套检查200多个接口、数十个压力表、几十根管道,还有安全阀、数个防爆膜片等。“该结冰的地方要结冰,不该结冰的地方千万不能结冰。”

“这么艰苦的环境,你怎么坚持下来的?”凡是来过这片“阵地”的人,都会不自主地问。

“航天发射是国家大事,总得有人干!况且,能在这个岗位上三次放飞‘嫦娥\’,也是我莫大的荣幸!”

连线尹宏喜家人——“希望在电视上看到儿子”

12月2日一大早,尹宏喜的父亲尹思敬老人去山上背玉米秆,忙乎着给牲畜准备过冬的“口粮”。尽管年过七旬,尹思敬还操劳着家里的农活。

尹思敬是在当天中午才看到电视上“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消息。他格外关注这则新闻,因为他知道儿子宏喜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但他不知道儿子这次参与发射工作。

尹宏喜的老家在静宁界石铺镇半山腰的一个村落,由于“嫦娥三号”发射前工作忙,他最近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娃有出息了,能为国家做些贡献我也很开心。”尹思敬老人说,宏喜在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家境贫困,吃过不少苦。晚上他还要再看一遍新闻,希望能找到儿子的身影。

“希望儿子在单位安心工作!”尹思敬说。

张宏荣:一片深情牵“嫦娥”

看着“嫦娥三号”绚丽升空,张宏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瞬间,兴奋和激动一股脑地涌上他的心头。

张宏荣来自武山县,2006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遥外测试系统工作。参加工作不到7年,他就已经执行了18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20颗卫星送上了太空。

“遥外测试系统担负着火箭起飞初时段的测量、跟踪任务。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来不得半点差错。”采访中,谈及自己的岗位,张宏荣毫不掩饰内心的自豪,他还给记者打了个简单形象的比喻:如果没有了遥外测试系统,火箭就“失踪”了,地面上的人压根就不知道火箭去了哪里。

作为“嫦娥三号”测量系统箭上三级主操作手,张宏荣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箭体测试、电缆连接、装火工品、安装电池……”细细数来,从火箭运抵发射场之日起,他得一直忙到火箭点火起飞,遥测系统完成初期测量时才算真正结束。

“最忙的时候就是发射当天。”张宏荣介绍说,发射前12小时,他得爬上60多米高的摆杆,给三级火箭装上箭载电池,供火箭上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使用。

除了忙,临射前的工作还很危险。通常,三级火箭在射前8小时就会开始低温推进剂加注。低温推进剂由液氢和液氧组成,具有易爆性。这个过程中,张宏荣还要上塔进行一项很重要也很危险的工作——测试火工品。

“可别小看那么几个指头大小的东西,威力大着呢。”张宏荣甚至幽默地告诉记者:“它们就相当于小型的爆炸器,是火箭在太空中飞行时成功实现分离的重要保障。”

头顶有易爆的液氢液氧,手头是易爆的火工品,张宏荣操作前得做全身的静电处理,操作时得百分之两百的集中精力。张宏荣可是个心细人,担任主操作手以来,他的岗位从未出过任何差错。遥外测试室的主任邓家权还在记者面前狠狠地夸了一番:“这个岗位有张宏荣在,省心!”

这项工作完成之后,张宏荣就可以暂时松口气了,等01指挥员下达40分钟撤离的命令后,他就可以走下发射塔静静地等候火箭升空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0年,张宏荣也是在同样的岗位上助力“嫦娥二号”奔月。发射的时候,远在老家的父母连吃饭都顾不上,目不转睛地在电视画面里面找寻,渴望发现儿子的身影。

“爸爸妈妈一直都为我感到骄傲,他们只知道我在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但不知道我具体干什么,怕他们担心,岗位上的事从来不多讲。”张宏荣说:“能两次参与探月发射,是一生最大的荣耀。无论多辛苦多危险,都值得!”

连线张宏荣家人——“希望儿子早日成家”

张宏荣的老家在武山县马力镇。记者电话连线张宏荣的父亲张国华时,他正在去往邻村磨房磨面的路上。

张国华说,他只知道儿子在西昌那边当兵,具体干什么从来不问。当记者提及宏荣也参与了这次“嫦娥三号”发射工作时,张国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打开了话匣子。

儿子张宏荣2006年参加工作后,三年前只回过一次家。由于工作忙,平时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张国华说,他这次准备磨上400多斤面粉,希望儿子过年能回来一家人团聚。过几天,他还要带妻子去县城看病。

张国华在电话里再三叮咛记者,千万不要告诉儿子宏荣他母亲生病的事。

“儿子时不时给他妈妈打电话,我们都说挺好的,希望他在单位安心工作。”张国华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宏荣能早日娶个媳妇成个家。

王喜军:畅通信道送“嫦娥”

白皙帅气的脸庞,清瘦利落的身材。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王喜军是通信系统响当当的业务骨干。

这个来自宕昌县的帅小伙,2003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发射场上从事通信系统的相关工作,参加工作10年,执行卫星发射保障任务38次,现为发射阵地指控大厅电视监控中心主控台操作手。

执行“嫦娥三号”任务,王喜军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操作手,主要负责指挥控制大厅电视系统设备维护、图像切换控制及发射阵地广播摄像机、关键部位监控摄像头、光端设备以及数字传输系统的操作、维护和调试。

今年,为了满足“嫦娥三号”任务对电视监控系统新的更高要求,发射场从7月份开始对该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将原有的数字和模拟共存的标清体制升级为数字化IP体制,利用IP网络进行任务图像的采集、传输和分发。指挥控制大厅作为发射场电视监控系统的中心枢纽,所有数据信息都要汇聚到这里进行处理和转发,改造工作量之大和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作为系统里的“主心骨”,王喜军“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此项重任的承担者。

王喜军要负责指挥控制大厅电视监控中心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测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掀盖板、布放线、拆设备、装系统……其间,手磕破了多少次,脚磕肿了多少回,他早已记不清了。他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光是布线和设备安装就被他要求返工了多次。在3个多月的设备改造过程中,王喜军共发现解决了30多个问题。

看着设备改造工期按计划一天天完成,设备逐步调试、运行测试并投入“嫦娥三号”任务保障中,王喜军的脸上禁不住绽开了笑容,然而细心的同事们却发现他眼眸深处却有伤痛在划闪。

原来,设备改造期间,一个电话让王喜军瞬间哽咽:最疼他的爷爷终因身体日渐消弱而离世。“10年前,爷爷亲自送我上了开往西昌的列车。10年间,爷爷多少次生病,但自己都不能陪在身边,没能尽到孝道。”

王喜军始终不能忘记爷爷在电话里不断鼓励自己好好干事业的话语。

10月初,王喜军负责的改造工程顺利通过评审验收,投入到“嫦娥三号”任务的保障中。新系统准确、清晰、真实地记录着“嫦娥”每天的点点滴滴,王喜军实现着自己的航天梦想。如今,“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王喜军流出了自豪和幸福的泪水:“我想,爷爷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的,因为他最爱的孙儿是助力‘嫦娥\’奔月的人!”

连线王喜军家人——“安心工作家里很好”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刚把小孩哄睡着。”十分钟后,王喜军的妻子罗桂菊这样回答记者。

如今,罗桂菊带着一岁左右的孩子,生活在宕昌县狮子乡的一个小山村。今年8月份,她和孩子到丈夫的单位待了两个月,可一家三口在一起团聚的日子加起来不到4天时间。

“发现目标,跟踪正常!”这是罗桂菊收看电视直播后印象最深的解说词,也是她最为关注的,因为丈夫就是搞通信保障的,所以只要听到与通信有关的每一个指令,总能让她兴奋不已。

罗桂菊说,“希望他好好工作,不要分心,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有我照顾。”

新闻推荐

秦安首季劳务收入逾4亿元

秦安首季劳务收入逾4亿元本报秦安讯(通讯员王翼)截至3月底,秦安县劳务输转人数达9.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1984亿元,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增长。今年以来,秦安县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把劳务培训输转作为...

秦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秦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