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严格水资源管理 建设水生态文明 副市长 王钧

天水日报 2013-03-22 14:31 大字

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纪念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全社会形成“常思缺水之急、常怀爱水之心、长行节水之道”的共识,营造全社会参与建设节水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天水市水资源管理水平。

一、充分认识节约保护水资源、打造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水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们生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天水市是一个人多地少、旱多水少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为430m3,仅为全国的1/5,全省的2/5。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天水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因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打造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2年水利部确定甘肃省为全国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省,天水市作为试点市之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学习“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建设节水示范工程,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要从严水域纳污容量,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四是要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必须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三、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助推天水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水和谐会,要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为目标,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和水土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在节水、爱水、增水、管水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一是重点抓好城乡供水工程。要加快榜沙河引水工程、高桥头自流引水工程和秦州区上磨水库、秦安县小湾河水库等城市水源工程建设进度。继续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头号工程,坚持“先山后川,先大后小,先急后缓,先干后补”的建设原则,力争在2015年之前解决全市100.5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二是继续抓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要抢抓国家启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的大好机遇,力争在2-3年时间内新修水平梯田100万亩,通过实施百万亩优质梯田建设工程,将张家川县率先实现为梯田化县,全市94个乡镇、1998个村实现梯田化。特别是各县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创建“4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精品示范工程”的要求,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精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流域示范区,创建一批山水田林路渠村综合治理的精品示范小流域。

三是切实抓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县项目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要全面提升天水市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天水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水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国家、省市对于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始终坚持“压减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的总体原则,大力调整用水结构,不断强化全民水患意识和节水意识,为全市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闻推荐

秦安首季经济运行良好

本报讯笔者日前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秦安县一季度经济态势运行良好,实现了经济“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推进。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覆膜面积15.3万亩,...

秦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秦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