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渐行渐远的秦安“货郎担”

兰州晚报 2012-04-23 16:36 大字

肩挑一根扁担,手摇一把锣鼓相配的“拨浪鼓”,一边挂着一个装满小商品的木箱子,另一边是换来的粮食或物品———这,就是秦安的“货郎担”!在全国商品短缺的20多年前,在省内和甘肃周边的许多地方,几乎都留下了秦安“货郎担”走村串户的足迹。

秦安,因“货郎”而闻名于全国,也因货郎而兴办起了在西北颇有名气的秦安小商品市场,然而,时过境迁,往昔的“秦安货郎”已逐渐退出了乡间小路,成为许多人记忆中的一道风景。

挑着担儿风雨走四方

处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秦安,山秃,水缺,土瘦,人穷。年年岁岁,秦安人过着“半年庄稼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的生活。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时期,秦安就出现了以物换物的“货郎担”。当时,货郎们带的“货”,大都是一些棉布、食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或者是自制的手工工艺品。一个身强体壮、阅历丰富的成年男子,肩负一担货物,在本县或周边地区走村串巷,一路叫卖,常常是“出门跑外一担货,回家挑来一担粮”。这个过程,秦安人叫“转货郎”。多少年来,秦安就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半是农家半是商,走村串户跑他乡”,“半年庄稼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出门跑外一担货,进家跑来一担粮”。

很早年间的货郎担,他们一根扁担一对箱,一年四季走四方,以维持生活,艰难度日。箱内分上、下两层,盛装商品,上层是首饰细货,下层是针头线脑。箱盖里面还挂着几排小巧玲珑的杂货。两箱各贴“招财进宝”、“四季发财”的红色吉言。进村手摇一把锣鼓相配的拨浪鼓,锣鼓响处,妇女孩子一拥而来。什么发卡首饰、针线顶针、儿童杂耍、文化用具、衣帽鞋袜,琳琅满目,尽现眼前,任人挑选,随心买换。“货郎担”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披星戴月拿“搭手”心踏实

一根扁担一对箱,走乡串户常奔忙。早年间的货郎担,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起鸡叫睡半夜,披星星戴月亮;风里去雨里来,雪里去冰里回,来回往返,艰辛奔波。

常年跑外的货郎担,一根结实而耐用的“搭拄儿”随身不离。它用一根笔直光滑的木棍制成,顶端安有一个月牙形的木槽,刚好能容下扁担从宽处放入。货郎担每走一段路感到疲累时,就用“搭拄儿”支撑起扁担的前端,一头货箱放于地上,一头货箱悬于空中,货郎则扶着搭拄儿,原地歇息。乏气一除,去掉搭拄儿,挑担再走。行路时,一肩挑着货担,一手拿着搭拄儿。搭拄儿的底端,呈三角形装有3个铁爪爪,支撑担儿时,铁爪爪自然插入土中,起到稳定固定作用。就像货郎担亲友伙伴的“搭拄儿”,是名副其实的“搭手”和“支柱”,它常常支撑的,何止是货郎的一副重担,它还支撑着货郎担的意志、毅力和决心。它又兼作护身防身的锐利武器,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用来打狗斗贼,以保自身平安。

商海淘沙练就一双“慧眼”

今年72岁的王全明是秦安县西川乡下王峡村村民,小时候家里穷,只上了三年学。从他记事时起,饥饿和贫困如影随形。王全明家居住的下王峡村,翻过一座山就是天水市北道区渭南镇。陇海铁路上的渭南镇车站,成了王全明走出贫困的新起点。他用自己缝制的布包,背上妻子空闲时加工的十几双布鞋,晚上摸黑从家里出发,在渭南火车站扒上了东去的列车。过了几年,王全明积攒下50元的本金,买来羊皮,加工成皮袄,拿到宝鸡一带卖掉,3件价值不足30元的皮袄,居然卖了100元。

1983年,王全明在信用社贷款600元,扩大皮毛加工的规模,一次外出时携带的皮袄多达30件。1985年,在上海市杨家渡摆地摊叫卖皮袄的王全明,看到别人经营的各种纪念章又轻巧又好卖,在返回时便批发了不少,没料到3分钱一个的小玩意儿,在秦安以每个5分钱的价格一下子发了出去。这一意外的举动,让跑了10多年“货郎担”的王全明,在47岁时转向了小商品经营。他南下浙江义乌,批发来大量小商品,在秦安县城的南下关,加入了摆地摊的行列中。

生活所迫“挑”出“传奇人生”

和王全明的“货郎”生涯一样,今年60岁的王忠武,在他“转货郎”闯出一片新天地的人生之路上,也创造了一个白手起家的“神话”。

1960年10月,在叶堡乡东升村,18岁的王忠武扛起扁担,挑着自家有用的小物品,第一次步行百余公里,到秦安县周边的静宁县去换粮食,两三天后满载而归。“货郎担”王忠武扁担的一头,是他亲手制作的一个有好几层抽屉的木箱子,另一头是一个大竹筐。他还向同村人借来一个拨浪鼓。相对于平凉地区的小商品零售价,秦安县的价格较为低廉。王忠武在县城百杂门市部,向售货员好说歹说,按照商店的定价,从针头线脑、儿童玩具,到衣帽鞋袜等适合农村人消费的日用品,买了一大堆。挑着数十公斤重的百货,王忠武只身一人,经秦安县莲花乡,来到静宁县、庄浪县一带叫卖。每走进一个村庄,他摇一阵拨浪鼓后,便大声喊着各种商品的名称。听到叫卖声,农家的大人小孩很快聚拢过来。

一次,他和一位同伴在翻越六盘山时,在莽莽林海中迷路了,折腾了大半天走出来时,腿酸肚饥,两个人冒着虚汗一屁股坐在地上;一次,他只身在夜间赶路,走到静宁县仁大乡一带时,雪越下越大,路越走越滑,前不着村后不着寨的当儿,忽然间在前面窜出一只狼来,狼的眼睛闪着可怕的绿光,人狼对峙,持续了两三分钟,但恶狼没有丝毫退缩的迹象。王忠武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咚咚剧跳,后来也不知哪来的一股子勇气,让他挥起手中的“搭拄儿”,大吼一声吓跑了恶狼;有好几回,王忠武和他的同伴在废弃的瓦窑里过夜,扁担架在两个箱子上,就是他们的床。

那时王忠武一个月可以挣400元,而在当时,大多数干部的月收入不过数十元。随着本金的积累壮大,王忠武走向南方省市进货,生意越做越红火。1987年,在秦安县建设小商品市场时,王忠武回到家乡,成了小商品市场的第一代生意人。

华丽转型货郎“挑”出大市场

1980年春天,正是播种的季节。在秦安县城,往日一直在外“转货郎”的高焕章、吴继全、张福禄等13位农民,冒着风险,率先在南下关一带摆起了小地摊。短短一年时间,县城近郊的其他“货郎担”也接踵而来,一下子聚集了100多户。

秦安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果断决策,决定在兴国镇建设一个较大规模的小商品市场。当时县财政紧张,只拨款10万元,而热情高涨的“货郎担”纷纷集资,总额达400万元。1988年10月,秦安小商品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市场内数千名经营者,95%以上是往日“转货郎”的秦安农民。

集商贾,聚信息,汇繁华。秦安小商品市场工商所所长郝玉学介绍说,经过10多年的飞速发展,由秦安“货郎担”汇聚而来的小商品市场,目前经营商品有10大类1.8万多种,年成交额达5亿元,年缴税费800多万元。在这一市场的辐射下,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10余万人告别贫困,走向富裕。秦安小商品市场,连续10多次被省市评为“文明市场”,并两次荣获“全国文明集贸市场”称号。

苦尽甘来回乡坐当“企业主”

从“货郎担”到“坐地商”,从“坐地商”到“企业主”,是秦安“货郎担”发展的一个特点。一些积累了较多资金的小商品经营户,紧扣市场发展的脉搏,盯住工业项目,投资办厂,取得了骄人业绩。

兴国镇贤门村的侯天才,是从“货郎担”走向“企业主”的典型之一。小时候,他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迫于生计,他揣着家中积攒的80元钱当本金,做起了小打小闹的“货郎担”生意。从一顶帽子,一支铅笔,走村串户,走南闯北,一分一厘地认真经营。几年奔波,不仅解决了家中的日常花销,而且手头积蓄了一定资金。随着眼界的开阔,他放下“货郎担”,开始依托秦安小商品市场,从全国各地批量经营,生意越做越大。

1995年,他多方敛资150万元,办起了西北地区首家铅笔厂——秦安五星铅笔厂,所生产的100多种铅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产品畅销西北地区,并远销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目前,该厂年产值600多万元。今年37岁的侯天才,曾荣获第二届“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第二届“中国优秀务工青年”等荣誉称号。

斥资2亿秦安要二次腾飞

“货郎担”是秦安数百年来绵延不断、发展变化、长久不衰的一大景观。五十年代,货郎担伴随着新中国的脚步,跑出了千千万万秦安人新的命运。改革开放30年来,秦安县城乡处处涌动着滚滚的商潮,昔日的货郎担“挑”出的秦安小商品批发市场,承载了无数人的致富梦想,以致八十年代末的秦安县,出现了家家经商、户户货郎的空前盛况。

43岁的秦林娃是秦安县叶堡乡三棵树村人,20年前开始做百货生意,后来他瞅准机会开起了皮带制作厂,并在批发市场批发自己的产品,如今生产上了规模,总资产达200多万元。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县级市场之一,秦安小商品批发市场已形成一个数百人购货、千余人批发、上万人推销的经营网络,商品从我国东南部大中城市购进,销往新疆、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等我国西北部、陇东南和县内广大农村,并辐射到中英、中缅、中尼、中亚边境之地。目前,全县形成了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城区各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乡镇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市场格局,各类市场达到41个,年成交额6.5亿元。据悉,为了全力打造“中国西部小商城”新形象,秦安县将斥资两亿元,新建占地面积240多亩的西川新城园区,以带动和促进秦安商贸业实现第二次飞跃。

新闻推荐

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批准立项

兰州晚报讯(记者哈丽娜文/图)12月23日,记者从甘肃大地湾博物馆了解到,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

秦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秦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