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当年夏丏尊看到出家后的李叔同吃粥时仅有一盘咸菜他想

兰州日报 2010-10-18 04:56 大字

当年夏丏尊看到出家后的李叔同,吃粥时仅有一盘咸菜,他想到昔日的富家阔少,今日如此清贫,心酸不已。可是已是一代高僧的弘一法师却说:“咸菜自有咸菜的味道,粥自有粥的味道。”如果将这句话用于旅游,亦很贴切。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当国庆长假来临,人们纷纷涌向名山胜水时,我却到了兰州以东的秦安县城,当然秦安一游也别有一番情趣。

从兰州乘车出发,一路跃入眼帘的是裸露着黄褐色的山脊,使人不禁产生怀疑,如此荒芜的土地,我们的先祖是如何生存的呢?可是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秦安县时,会看到这里俨然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兰州能买到的东西在这里绝不会找不到。

秦安虽小,但它自有它的神韵在其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女娲二帝皆诞生于秦安。走在秦安的大街上,可看到“‘羲里娲乡\’欢迎你”的标语,尽管这是一句口号式的标语,但使人看后,同样感到如沐春风,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在秦安县博物馆大门前一个水泥砌制的八卦台上,上面摆放着一个大型的树根,树根虬枝盘缠、古朴苍劲。为什么会在这里摆放这样一个树根呢?这个疑问不由在我心里升腾。

原来在《春秋·纬运斗枢》中载:“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秦安古称)。”他“始画八卦,造书契(文字),教民佃、渔、畜、牧,养牲畜以充庖厨。”据记载,女娲为伏羲同母之女弟。她“始作笙簧,又制嫁娶之礼,使同姓者不相婚配。”伏羲、女娲可谓是中华民族心智的先启者,是人类从原始状态步入文明时代的探路人。伏羲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画八卦以占吉凶,正是这种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萌芽。成为中国乃至东方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为《周易》奠定了基础。放在这里的树根正喻其为华夏之“根”啊。而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美丽传说与西方的《圣经》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传说是美丽的,但现实产生的奇迹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同在秦安境内的距今78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遗址,在此出土的陶器上的一些符号,它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的灵光,从而划破了蒙昧的夜空。

走在秦安的大街上,迎面吹来和煦的秋风,仔细扇动鼻翼,仿佛里面都浸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在县城的人民路,翘角飞檐的古建筑下面是一个个摊位,也许这其中某一间建筑甚至要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这些摊位里面摆放着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商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老与现代是这样严丝合缝地融合在了一起。

登上县城东南的凤山之巅俯瞰秦安县,“羲里娲乡”屋舍俨然,葫芦河绕过秦安县城缓缓东去。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在这凤山上一座大殿的廊檐下悬挂着一块大匾,上面苍劲凝重地写着“护国佑民” 四个大字,仔细一看落款,原来是被誉为“陇上铁汉”的安维峻所书写的。这时我蓦地想起,安维峻不就是秦安人吗?这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的脊梁”的安维峻,甲午战争后,他严参李鸿章“倒行逆施,接济倭贼”,应“明正典型,以尊主权而平众怒”。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他的弹劾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没有得到当权者的采纳,而且还因此获罪被贬,为此他写下了刚正不阿的长吟:

“国贼讨未成,遗恨长终石。

他生犹谏官,衮阙吾其补。”

看到安维峻所题匾额,联想到其人,这时在我心里对秦安又升腾起另一种感觉,秦安之所以在贫窭的土地上屹立起来,不正是靠的这种精神吗?从秦安归来,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新闻推荐

历史上的甘肃书法大家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其历史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之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甘肃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书法艺术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秦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秦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