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设节水型社会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 局长 薄海明

天水日报 2010-03-20 16:56 大字

民生水为先。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这个载体。天水是全国400多个缺水城市之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水行政执法,切实解决好日益突出的水资源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天水发展的“瓶颈”

水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们生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水是有限的,它的再生系数较低。天水的市情是人多地少、山多川少、旱多水少。天水的水情是“水少(干旱缺水)、水脏(水质污染和水生态恶化)、水浪费(跑冒滴漏和大水漫灌等)”。天水多年平均降水量500mm左右,平均蒸发量1294mm,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4.8918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433m3,仅为全国的1/5,全省的2/5,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m3的缺水警戒线,也低于500m3的极度缺水警戒线。而且水资源量与人口、耕地的区域分布极不适应。全市水资源有36.3%分布在长江流域,而该地区的人口仅占全市的7.4%。黄河流域的甘谷县、秦安县人口分别占全市的17.1%、17.3%,水资源量仅占全市的5%、5.1%。全市有13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污染水和高氟水的问题,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5,工业用水量平均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为83m3,水重复利用率不到45%,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市区用水量已远远超过本地水资源承载力,预测到2020年缺水量将达到3000多万立方米。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当务之急

人多水少,旱灾频发,水资源分布不均,且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天水市的突出水情,也是天水市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市情。

1、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关注天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就是关注天水的未来和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应把水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真正将加快水利发展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从投资政策、管理体制、机构建设、机制创新、依法治水等方面下决心解决好水利建设、管理以及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克服“风调雨顺忘了水利,一遇灾害才想到水利,特大灾害突击投入水利”的片面做法,必须认识到“建一条灌渠就等于开了一家银行,修一片梯田就是农民的一笔存款”,舍得花钱办水利,加大投资兴水利。市县区水利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抓好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工作,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力度,把水利工程当家业来建、当产业来办、当企业来管。

2、加快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天水市水资源管理不统一,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排水、开发与保护、排污与治污、城市和农村的水资源管理存在部门分割,管水量不管水质,管水质不管供水,管治污不管污水利用。这种“多龙管水”、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使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分解,不仅违背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无法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从供水、排水到污水处理的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经济调节机制,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目前,全国组建水务局和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已达1552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62.9%。实践证明,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体制保障,天水市应依据《水法》要求,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为有效解决天水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有力体制保障。

3、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天水市实际,当前要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严格按照《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依法征收水利规费,严厉打击占用堤防护堤地、非法采砂取石、破坏水利工程、向河道倾倒垃圾和设置行洪障碍等不法行为。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全社会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科学管水、依法治水的良好风尚,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节水型社会是长久之策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国家既定的战略方针,也是解决天水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性战略措施和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才能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要着力抓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按照预防、保护、治理并进的基本思路,突出抓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扭转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继续抓好藉河示范区二期项目、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坡耕地水土整治工程等国列项目建设,防止出现新的生态退化。尤其要抢抓国家启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的大好机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新增500万亩、市委市政府新增1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加快梯田建设步伐,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这一核心要求,按照“科学规划,整乡推进,统筹资金,全部机修”的工作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四高一严”原则,不断创新梯田建设工作机制,打破乡界、村界、地界,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大力开展机修梯田建设,确保今年完成优质梯田25万亩,建成10个梯田化乡镇、200个梯田化村、创建1个梯田化建设重点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

2、要着力抓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我们要着眼解决高氟水、高碘水、苦咸水、污染水等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不足问题,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头号工程,继续坚持“先山后川,先大后小,先急后缓,先干后补”的建设原则,年内完成25万人的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实现全市农村自来水化率50%以上。创建1个率先实现全县农村自来水化的重点县,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3、要着力抓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要进一步加大中小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力度,围绕塑料大棚、果园蔬菜、日光温室和高效农田,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加快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全面完成秦安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武山专项县建设任务,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

4、要着力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要按照“留住天上水、拦蓄过境水、保护地下水、用好再生水、争取外调水”的兴水思路,一是继续建设雨水利用工程,不断加强雨水资源利用;二是立足天水缺少控制性水库的实际,多方筹资,加快上磨水库重点水源地工程建设,积极争取藉河高桥头水库的立项工作,着手实施引洮二期供水工程,不断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三是合理开发利用好地下水资源,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四是抓好水污染综合治理,做好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保护水环境;五是积极论证建设本市境内的调蓄工程和调水工程,争取建设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有效调控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最大限度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努力解决好未来天水跨越式科学发展进程中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问题,让天水这座美丽的城市拥有水,让全市的发展融入水,让居民的生活亲近水,让广大人民节约水。

新闻推荐

“李白故里——甘肃天水”的身份确认与价值重估

...

秦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秦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