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河岸边风光好 □马新堂(天水)

天水晚报 2019-12-12 12:03 大字

上个月,秦州区文联组织区摄影家协会、区作家协会会员一行十五人,组成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在藉口镇梗子村和寨柯村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聚焦美丽藉口”的采风活动。

走进藉河山涧,就走进了质朴和亲切,一幅幅乡村美景扑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梗子村里大部分村民已经搬到了藉口镇脱贫新村,只有个别几户人还暂时留恋着旧的家园,舍不得离开生活过数十年的地方。村里的柴草场装着简易木门,门上三个红色大字“柴草场”格外醒目,场内高高地码着柴草堆。这曾经是村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现在被集中起来供游客参观。村民们见到外人,不管认不认识都会问候一句:“来了哦!”令人倍感温暖。

一位开着三轮车的汉子拉了一车苹果来卖,一斤一元钱,也可以用洋芋等物品交换,讨价还价生意挺红火。有位头发花白的阿姨手提一篮洋芋在藉河里洗,因为水凉,就连篮子一起放进水里,水冲走了洋芋表面的泥沙,露出了洋芋黄亮的脸庞。还有一位阿姨挑了一担切好的包菜,笑嘻嘻地挑到河里去洗,那是要压的酸菜,准备过冬的浆水酸菜就靠它了。

村里有遗留下的水磨像饱经沧桑的老人,磨坑干涸,周围荒草萋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父辈们就是依靠水磨把粮食磨成面粉的。水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是它改变了人们用手推磨磨面的往事。如今,拥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面粉加工厂已经代替了老水磨,时代飞速发展,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

沿着藉河而上,河岸边有农人赶着牛在放牧,一条通往寨柯的水泥路干净平整,闪闪发光。四年前的暑假,我和朋友到寨柯避暑游玩。那时的寨柯,从藉口镇出发一路都是土路,颠簸不已,现在,这状况一去不复返了。

登上寨柯村的山顶放眼望去,近处松柏挺立,远处树木葳蕤茂盛,云雾缭绕山间,好似身处梦幻之中。藉河的流水好似琴音萦绕,回响在山头。这里的村民已经搬迁到藉口镇的新农村,搬得出、也住得稳。漫步寨柯,天蓝,山朗,漫山还是覆盖着葱绿,偶尔有红叶点缀其间。秋阳高照,一幅浓墨重彩的藉河寨柯图便展现于眼前。

听说,藉口镇现在正在寨柯打造一个旅游避暑胜地。将来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避暑旅游。从市区驱车前来这里游玩,吃饭、住宿、停车等都会很方便。在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日照充足,降水适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会交相辉映。打造一个集农事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垂钓体验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真的是太适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一定会吸引八方来客汇聚而来的。相信不久,这里不仅是藉口镇的一个后花园,也会是秦州一处美丽绝伦的旅游胜地。

回来的路上,再回头看看大山深处,山野秋意浓浓,苍翠的松柏为披上了黄金甲的落叶松做映衬,显得格外耀眼。山坡上的落叶松形成的一幅大写意的图画,气势恢宏、自然天成,仿佛正是一幅描摹出藉口镇未来的美丽画卷。

新闻推荐

王元忠作品分享会撷英□录音整理 杨 强

刘雁翔:有“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这面旗帜,我们才能更好地谈文论道。这几本书的写作过程我是比较熟悉的,最熟悉的就是...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