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效宜:历经艰苦岁月 才知幸福来之不易

天水日报 2019-07-30 17:20 大字

7月22日,记者见到今年82岁的贾效宜老人,虽然他已满头银丝,但精神矍铄,开朗健谈。他告诉记者,自己是1959年入党的,已有60年党龄。

贾效宜说着一口流利的天水话,细问才知他的老家在山西忻州市,在天水生活近60年,如今已成地道的天水人。“1962年5月我从兰州来到天水,在天水火柴厂任职。1971年调到了当时的地委工作,1989年调到秦州区任秦州区政协主席,1999年退休,一转眼已经退休20年。”他说。

提及这么多年来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贾效宜激动地说:“城市的发展太快了,1962年我们来天水的时候,整个天水城区只有一栋省建八公司的楼,大概有三四层高,那就是当时天水最高的楼房。‘马路不平,电灯不明’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如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且现在的住房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各方面基础设施也都非常完善。”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物资匮乏、生活特别困难,贾效宜提起当时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刚开始学校的伙食还比较丰盛,1958年自然灾害开始以后伙食就越来越清淡,直到后面只剩野菜和汤。后来我到天水之后,依然比较艰苦,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位武都的同志从天水路过借了我10元钱,后来邮寄过来了,我去邮局取钱时,路上经过一个卖肉夹馍的摊子,一块肉夹馍2.5元,我一口气吃了三块,可见当时把人饿成什么样子了。”

在当时,与大多数家庭相比贾效宜家的条件已经算是较好的了,但他们买东西还是要省着用。“那时候一斤面粉不到2毛钱,50斤一袋的面粉也就七八块钱,而且买东西都要用票买,有豆腐票、肉票、油票、粮票等,虽然一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由于物价不高,省着点花也就够用了。总体来说那时候生活还是艰苦。”贾效宜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只要修修补补能用的东西,绝对不会买新的,而且大家上班都穿的有补丁的衣服,棉袄也是缝一件要穿好几年。

正是因为经历过那个饥饿、物资匮乏的年代,所以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再缺吃短穿,但贾效宜依然非常节俭,他说:“现在再不会因为吃穿而发愁,但也不能铺张浪费,要记得曾经的艰苦奋斗,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好生活,更要做到不忘初心。”

“我是公费上的学,一毕业就分配了工作,后来又享受了国家的住房政策,可以说我就是党培养出来的。作为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深知现在的一切都是党带领大家艰苦奋斗而来的,如今生活变好了,我们更要知道感恩,要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这一点必须要牢记。”采访的最后贾效宜老人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何慧娟

新闻推荐

天水市党建微电影《大山深处答卷人》(暂定名)公开招募演员啦!

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风餐露宿,勘探是他们写在大山深处的价值;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披星戴月,坚守是他们献身地质事业的信念...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