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南宅子楹联书法赏析之十一 前光祖武联
□刘玉璞
本期对悬挂在天水南宅子桂馥院的一副楹联进行赏析,联作没有落款,从保存情况看,表面不平整,有多次油漆和掉落的痕迹。依据字体、做工、制式等各种因素分析,疑为清代作品。
前光有征,论名群服言藻鉴;
祖武原量,阴功永宜世簪缨。
这副对联用词较古,有些词语需要细细品味。前光是指祖先的功德,《艺文类聚·陆机·述先赋》:“应远期于已旷,昭前光于未戢”。征,在此处作为证明的意思,指祖先的功德已有验证。群,《礼·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意指朋友辈。藻鉴,在旧时为评量和鉴别人才,也指装饰华美的铜镜。杜甫诗《上韦左相》中有“持衡留藻鉴”之句。祖武是指祖先的足迹。武指步武,足迹。《诗·大雅·下武》:“昭其来许,绳其祖武”;“郑玄笺”云:“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原量,指推究其根源。簪缨,比喻进入仕途,成为显贵。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集三·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龙门退水,望冠冕以何年,鷁路颓风,想簪缨于几载”。簪,是古代用来束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于把帽子别在头发上。缨,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古代官吏的冠饰。楹联释义:祖先美好的品德已有定论,朋友们对他的名声和功德都很敬佩,认为就像一面华美铜镜上的装饰,人才相得益彰。由此而探究祖先深厚的功德根源,正如“有阴德必有阳报”的道理一样,永远护佑后世儿孙进入仕途,成为显贵。
此联为木质阳刻,红底黑字,顶部有蝙蝠型挂钩。在华夏文化里,蝙蝠是“福”的象征,这在许多留存古老的建筑,以及砖刻、石刻中几乎处处可以见到。元稹《长庆集》十五《景中秋》诗:“帘断萤火入,窗明蝙蝠飞。”因“蝠”与“福”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祥瑞。民间绘画中画五只蝙蝠,意为《五福临门》。旧时丝绸锦缎常以蝙蝠图形为花纹。婚嫁、寿诞等喜庆时妇女头上戴的绒花(如“五蝠捧寿”等)和一些服饰、器物上也常用蝙蝠造型。
对联书法取法颜真卿,厚重宽博,一丝不苟。颜真卿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颜真卿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楷书雄秀端庄,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
纵观三千余年的中国书法发展史,能开一代新风,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书家并不多,颜真卿即是其中之佼佼者。由于“颜体”楷书端庄浑厚,便于题署书丹,书写大字,又适合官场文书的应用,所以一出现便有许多书家竞相学习。如宋代苏轼,自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难求”。“无法”其实是更高之法,追根究源,苏轼是从颜真卿变古人之法中得到的启迪。黄庭坚《山谷集》称“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书姿媚似徐季海”;“中岁喜学颜鲁公、杨疯子书”;又在题跋中云:“东坡先生常自比颜鲁公,以余考之,绝长补短,两公皆一代伟人也。至于行、草、正书,风气皆略相似”。
宋、元、明三代七百余年间,即使在推崇“二王”书风强盛之时,依然未能摆脱颜体书风的影响。到了清代初期,颜体书风得到了书坛大家们的重视和提倡,尤其是董其昌、王铎、傅山等书家对颜体注入了极大的精力,加之后来的钱南园、何绍基、翁同龢等著名书家的推举,颜体书法的影响在当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
到了当代,颜体书风在书法的普及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多数以“颜体”为法乳,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的风格和面貌。应该说,包括颜真卿在内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电脑高度普及的社会背景下,传承中华文化大有作为!
■■■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郁】6月10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据最新气象预报,本周天水市多降水天气。具体天气预报:11日:中雨转...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