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天水日报 2019-02-15 11:12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张群】2018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全市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农业增加值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狠抓产业扶贫,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市蔬菜面积、产量、产值分别达到135.1万亩、380.82万吨、88亿元,中药材面积、产量、产值分别达到40.23万亩、8.76万吨、20.31亿元,马铃薯种植面积103.6万亩、生产鲜薯36.896万吨,其中贫困户落实蔬菜播种面积7.2万亩、中药材面积7.17万亩、马铃薯面积24.51万亩;贫困村建成果蔬保鲜库83座,新增储藏能力7.2万吨。

——稳定粮食生产,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粮食总产达115.77万吨,连续8年稳定在110万吨以上。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20.0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56.85万亩、经济作物115.94万亩、其他作物147.23万亩。

——加强项目建设,物质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市共申报各类农业项目44项,争取落实29项,到位省以上无偿投资4.35亿元。44个循环农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03亿元,其中自筹资金12.30亿元,各级财政项目资金11.73亿元。

——强化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迈出新步伐。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机具744个(项、台),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30个27.66万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2408期,培训农技人员0.47万人,培训农民17.35万人次,举办专题讲座5场次、交流研讨26场次、技术指导27次。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投资5085万元、1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投资1.95亿元,累计投资53.79亿元。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8%。

——推行绿色生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取得新成果。累计制定、修订农业生产标准97项,蔬菜、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面积分别达102.8万亩、17.3万亩,全市有效期内种植业“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29个,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26.6%、81.2%、42.2%、83.1%和38.3%、38.1%。

——深化农村改革,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全市249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各阶段工作任务,清理核实村集体资产58.57亿元、资源面积1489.3万亩,所有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全部消除;全年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59家、家庭农场160家,总数分别达到483家、7910家和896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6%。新增流转面积6.2万亩,总流转面积达119.8万亩,流转率21.7%,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60.92万份,颁发率为97.8%。

新闻推荐

天水市中医医院 完成天水市首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本报讯【通讯员张瑞琪】近期,市中医医院外一科成功完成了一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恢复良好,按预定计划康复。据...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