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近冯山 □冯军权

西安晚报 2020-08-07 02:37 大字

冯山是一个村庄的名字,它地处大西北,和这里的很多村庄一样,蜗居在一座座山坳里,干旱少雨是这里的气候特征,务农是冯山人的主要生活模式。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在这里的人们,一生就围绕这座大山转圈,耕地转圈、碾场转圈、筛粮食转圈,甚至于抽旱烟吐出来的烟圈也跟着在这里转圈。圈在这里的人们,眼光最远处是山下的镇子。在他们眼里,山里才是自己的天地。

娶妻嫁女,生老病死,在这里是天大的事。谁家儿子娶媳妇,村里人都会倾巢出动,像办自家事一样,全力以赴,不掺和半点假,就怕被其他村庄人小瞧了。这就是冯山人。

冯山是这座大山里最大的村庄,作为冯山人在这里就有无限的自豪感。唱戏、打球,以及其他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只有冯山人能够组织起来。操场不规则,舞台形式过于简陋,等等,这些都不要紧,都不足以阻挡冯山人骨子里爱好文艺、注重文化塑村的优秀传统。

冯山堡子是冯山的守护神,一山一堡遥相呼应,站在堡子之上,可俯瞰周边,一切尽收眼底。控制了堡子,就掌控了冯山周边的安全。

冯山堡子形似一盒印泥,紧靠西边还有一座“骆驼峰”,这座山恰如惟妙惟肖的印章,把冯山的历史深深刻印在陇东南这片黄土地上。堡子右边的“堡子梁”宛若一支如椽巨笔,倾斜而下的一大片坡地则是可以挥毫泼墨的纸张。

冯山更是一片红色热土。红军长征途中,一、二、四方面军先后三次经过冯山。其中红二方面军在进军礼辛镇途中,在冯山梁上遭遇国民党五架飞机疯狂轰炸,红军伤亡五十多人,烈士的鲜血洒满了山梁。

从甘谷出发,沿着谢家湾盘旋而上,一路向西,在和武山交接处就能看到一块矗立着的纪念碑,用来纪念当年牺牲在这里的红军。

从红二方面军长征冯山梁战斗遗址向北行驶,就可以俯视冯山全貌,这里生机盎然,家家户户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晒下,反射出一道道金光,煞是好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早已喝上了自来水,办起了农业合作社,开上了小汽车,村里一座座二层小楼拔地而起,土房子在这里已经是文物。

冯山人一直保持着继承文化、保存文物、传播文化的好习俗,村里的古堡经过加固,已经重现昔日辉煌。

随着生活水平的飞跃提升,这里的人们已经十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生态家园,家家户户花香满院,人们茶余饭后,不是散步跳舞,就是讲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

红二方面军长征冯山梁战斗遗址已经成为红色文化基地,成为冯山小学红色教育学习基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冯山人的使命。

如果您走近冯山,一眼就能看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大变化;走近冯山,就能切实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升;走近冯山,您将会置身于一股浓浓的红色文化气息中。

这就是冯山,一个现代红色文化乡村的典范。

新闻推荐

观念变了 钱包鼓了 村民笑了 甘谷县发展中药材产业促农增收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走进甘谷县礼辛镇李门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区,黄芪、党参、板蓝根和黄芩等药材长势喜人,一大片丹参盛...

甘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